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导言 | 第10-13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三、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债权出资可行性的理论分析 | 第13-21页 |
第一节 债权出资之于民法理论的可行性 | 第14-16页 |
一、 债权人身性的剥离与债权财产化 | 第14-15页 |
二、 债权利用价值的深化与债权资本化 | 第15-16页 |
第二节 债权出资之于公司法理论的可行性 | 第16-20页 |
一、 公司信用基础的转变 | 第16-18页 |
二、 公司法上的利益平衡 | 第18-20页 |
第三节 债权出资之于现物出资理论的考量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我国关于债权出资相关规定的考察 | 第21-29页 |
第一节 债权出资在我国的演进 | 第21-23页 |
一、 政策性债转股——债权出资的雏形 | 第21-22页 |
二、 公司法关于非货币财产出资的转变——债权出资的原则许可 | 第22-23页 |
三、 债权转股权登记管理办法的规范——债权出资的深化 | 第23页 |
第二节 我国关于债权出资的相关规定 | 第23-27页 |
一、 公司法关于债权出资的规定 | 第23-25页 |
二、 司法解释关于债权出资的规定 | 第25-26页 |
三、 行政法规关于债权出资的规定 | 第26-27页 |
第三节 我国债权出资相关规定的不足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债权出资的实体内容保障机制 | 第29-35页 |
第一节 债权出资适格性判断标准与类型化 | 第29-33页 |
一、 债权出资适格性判断标准 | 第29-31页 |
二、 意定之债出资的适格性 | 第31-32页 |
三、 法定之债出资的适格性 | 第32-33页 |
第二节 债权出资的出资比例规范 | 第33-35页 |
第三节 债权出资的期限规范 | 第35页 |
第四章 债权出资的程序保障机制 | 第35-42页 |
第一节 债权出资的决议程序 | 第35-37页 |
一、 公司设立阶段债权出资的决议程序 | 第36-37页 |
二、 公司存续阶段债权出资的决议程序 | 第37页 |
第二节 债权出资的评估 | 第37-40页 |
第三节 债权出资的交付 | 第40-41页 |
第四节 债权出资的公示 | 第41-42页 |
第五章 债权出资的责任保障机制 | 第42-48页 |
第一节 债权出资人的瑕疵出资责任 | 第42-46页 |
一、 债权出资人对公司的资本充实责任 | 第42-44页 |
二、 债权出资人对出资到位股东的违约责任 | 第44页 |
三、 债权出资人对债权人的清偿责任 | 第44-45页 |
四、 债权出资实现以前的利益分配冻结机制 | 第45-46页 |
第二节 同意债权出资的发起人或股东的连带补足出资责任 | 第46-47页 |
第三节 评估、验资机构的赔偿责任 | 第47-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1-52页 |
后记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