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前言 | 第10-16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1.2 论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1-13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2 洛阳农村信用社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 | 第16-33页 |
2.1 洛阳农村信用社概况 | 第16-21页 |
2.1.1 洛阳农村信用社简介 | 第16页 |
2.1.2 洛阳农村信用社业务结构分析 | 第16-19页 |
2.1.3 洛阳农村信用社面临的市场格局与竞争状况 | 第19-21页 |
2.2 洛阳农村信用社个人理财业务概述 | 第21-29页 |
2.2.1 银行个人理财相关概念 | 第21-23页 |
2.2.2 洛阳农村信用社个人理财业务构成 | 第23-27页 |
2.2.3 洛阳农村信用社发展个人理财业务优势分析 | 第27-29页 |
2.3 洛阳农村信用社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必要性和前景分析 | 第29-33页 |
2.3.1 洛阳农村信用社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必要性 | 第29-31页 |
2.3.2 洛阳地区农村客户金融理财需求分析 | 第31页 |
2.3.3 洛阳农村信用社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前景分析 | 第31-33页 |
3 洛阳农村信用社发展个人理财业务面临的问题 | 第33-40页 |
3.1 产品创新问题 | 第33-35页 |
3.1.1 管理层缺乏创新意识 | 第33页 |
3.1.2 产品创新手段落后 | 第33-34页 |
3.1.3 客户群体相对落后 | 第34-35页 |
3.2 从业人员问题 | 第35-36页 |
3.2.1 员工缺乏理财的理念 | 第35页 |
3.2.2 缺乏专业的理财人员 | 第35-36页 |
3.3 软硬件设施落后 | 第36-37页 |
3.4 风险防控问题 | 第37-40页 |
3.4.1 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缺陷 | 第37页 |
3.4.2 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 | 第37-38页 |
3.4.3 稽核监督手段相对落后 | 第38页 |
3.4.4 风险防控执行力不强 | 第38页 |
3.4.5 缺乏理财专业人士 | 第38-40页 |
4 洛阳农村信用社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策略研究 | 第40-65页 |
4.1 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特征研究 | 第40-45页 |
4.1.1 个人理财产品数量增多,规模增速放缓 | 第40-41页 |
4.1.2 非保本理财产品占主导,但占比略有下降 | 第41-42页 |
4.1.3 信贷类理财产品走弱,资产池类产品趋强 | 第42-43页 |
4.1.4 产品期限短期化,产品收益市场化 | 第43-44页 |
4.1.5 合作模式多样化 | 第44-45页 |
4.1.6 销售渠道电子化 | 第45页 |
4.1.7 理财服务个性化与综合化 | 第45页 |
4.2 洛阳农村信用社个人理财产品研发和定价策略 | 第45-52页 |
4.2.1 洛阳农村信用社个人理财产品的市场定位 | 第45-46页 |
4.2.2 洛阳农村信用社个人理财产品研发策略 | 第46-50页 |
4.2.3 洛阳农村信用社个人理财产品定价策略 | 第50-52页 |
4.3 洛阳农村信用社个人理财产品的营销策略 | 第52-56页 |
4.3.1 完善个人理财产品营销渠道 | 第52-53页 |
4.3.2 准确的进行市场定位 | 第53-54页 |
4.3.3 强化客户关系管理 | 第54-55页 |
4.3.4 全面实施个人理财产品的品牌建设和管理 | 第55页 |
4.3.5 加强对外合作 | 第55-56页 |
4.4 洛阳农村信用社理财产品评价方法 | 第56-59页 |
4.4.1 结构化银行理财产品的评价方法 | 第57页 |
4.4.2 非结构化银行理财产品评价方法 | 第57-59页 |
4.4.3 银行理财产品综合评价流程 | 第59页 |
4.5 洛阳农村信用社个人理财业务风险防控策略 | 第59-65页 |
4.5.1 个人理财业务中存在的主要风险 | 第59-61页 |
4.5.2 个人理财业务风险防控策略 | 第61-65页 |
5 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个人简历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