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10页 |
1 导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5 创新点 | 第12-13页 |
1.6 研究框架 | 第13-15页 |
2 文献回顾 | 第15-28页 |
2.1 合约安排研究回顾 | 第15-19页 |
2.1.1 合约安排的内涵 | 第15-16页 |
2.1.2 合约安排的形式 | 第16-18页 |
2.1.3 合约安排的前因变量研究 | 第18-19页 |
2.2 市场绩效研究回顾 | 第19-24页 |
2.2.1 企业市场绩效的定义 | 第19-20页 |
2.2.2 企业市场绩效的评价指标 | 第20-23页 |
2.2.3 企业市场绩效的指标选择 | 第23-24页 |
2.3 合约相关者剩余研究回顾 | 第24-27页 |
2.3.1 合约相关者剩余的内涵 | 第24-25页 |
2.3.2 合约相关者剩余的测度 | 第25-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3 理论模型的建立 | 第28-37页 |
3.1 案例分析 | 第28-32页 |
3.1.1 公司简介 | 第28页 |
3.1.2 合约安排的选择 | 第28-30页 |
3.1.3 合约安排对市场绩效的影响 | 第30页 |
3.1.4 合约相关者剩余机制的探索 | 第30-32页 |
3.2 研究假设 | 第32-35页 |
3.2.1 合约安排与企业市场绩效关系假设 | 第32-33页 |
3.2.2 合约安排与合约相关者剩余关系假设 | 第33-34页 |
3.2.3 合约相关者剩余的中介效应假设 | 第34-35页 |
3.3 研究模型 | 第35-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4 实验研究 | 第37-42页 |
4.1 实验设计 | 第37页 |
4.2 实验被试 | 第37-38页 |
4.3 实验任务 | 第38页 |
4.4 实验材料 | 第38-39页 |
4.4.1 预实验材料 | 第38页 |
4.4.2 正式实验材料 | 第38-39页 |
4.5 实验操作与测量 | 第39-40页 |
4.5.1 企业市场绩效测度 | 第39页 |
4.5.2 合约相关者剩余测度 | 第39-40页 |
4.6 实验过程 | 第40-41页 |
4.6.1 预实验 | 第40页 |
4.6.2 正式实验 | 第40-41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5 实验数据分析 | 第42-56页 |
5.1 量表的信度分析 | 第42-43页 |
5.1.1 合约相关者剩余的信度分析 | 第42页 |
5.1.2 企业市场绩效的信度分析 | 第42-43页 |
5.2 量表的效度分析 | 第43-45页 |
5.2.1 合约相关者剩余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43-44页 |
5.2.2 企业市场绩效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44-45页 |
5.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5-47页 |
5.3.1 被试的描述性统计 | 第45-46页 |
5.3.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第46-47页 |
5.4 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 | 第47-48页 |
5.5 假设检验 | 第48-53页 |
5.5.1 合约安排与企业市场绩效 | 第48页 |
5.5.2 合约安排与合约相关者剩余 | 第48-49页 |
5.5.3 合约相关者剩余的中介作用分析 | 第49-53页 |
5.6 对分析结果的解释与讨论 | 第53-55页 |
5.6.1 合约安排对企业市场绩效的影响结果分析 | 第53-54页 |
5.6.2 合约安排对合约相关者剩余的影响结果分析 | 第54页 |
5.6.3 合约相关者剩余的中介作用结果分析 | 第54-55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6-60页 |
6.1 研究结论与启示 | 第56-58页 |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7页 |
附录 | 第67-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