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福州农村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目录第7-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5页
    1.1 论文选题背景第10-11页
    1.2 信贷管理系统的发展状况第11页
    1.3 本文解决的问题和主要工作第11-12页
    1.4 课题意义第12-14页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4-15页
第二章 信贷管理系统描述与需求分析第15-33页
    2.1 信贷管理系统业务描述第15-18页
        2.1.1 信贷流程与政策第15页
        2.1.2 信贷风险管理模型第15-17页
        2.1.3 信贷管理体系结构第17-18页
    2.2 系统建设的原则第18-19页
    2.3 信贷管理系统的业务模型第19-20页
    2.4 系统的功能需求概述第20-22页
    2.5 系统详细需求分析第22-32页
        2.5.1 客户信息管理第22-25页
        2.5.2 客户评价第25-26页
        2.5.3 信贷审批与发放决策管理第26-28页
        2.5.4 承兑汇票决策管理第28-29页
        2.5.5 保函决策管理第29页
        2.5.6 贷后管理第29-30页
        2.5.7 风险管理第30页
        2.5.8 不良信贷管理第30-31页
        2.5.9 统计和报表管理第31页
        2.5.10 台账管理第31-32页
    2.6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信贷管理系统的设计第33-46页
    3.1 系统设计方案概述第33-34页
    3.2 系统总体拓扑结构第34页
    3.3 系统的应用层次结构第34-36页
    3.4 信贷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第36-44页
        3.4.1 客户日常管理模块第37-38页
        3.4.2 授信业务受理和客户发展模块第38-39页
        3.4.3 授信业务发放管理模块第39页
        3.4.4 授信业务的贷后管理模块第39-40页
        3.4.5 不良授信业务经营管理模块第40-41页
        3.4.6 客户信用等级和授信额度审批管理模块第41页
        3.4.7 授信业务审批模块第41-42页
        3.4.8 授信业务风险分类和不良认定审批模块第42页
        3.4.9 不良资产处置和偿债物处置审批管理模块第42页
        3.4.10 不良资产核销审批管理模块第42-43页
        3.4.11 信贷风险预警分析模块第43页
        3.4.12 信贷综合查询和报表管理模块第43页
        3.4.13 逻辑控制和条件约束管理模块第43页
        3.4.14 信贷业务调整管理模块第43页
        3.4.15 责任认定处理模块第43页
        3.4.16 信贷业绩考核模块第43-44页
    3.5 系统的网络结构第44-45页
    3.6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信贷管理系统的实现第46-64页
    4.1 开发环境配置第46页
    4.2 客户管理模块的实现第46-47页
    4.3 贷款申请管理第47-49页
    4.4 贷款信息修改第49-50页
    4.5 贷款发放管理第50-52页
    4.6 贷后管理第52页
    4.7 报表和查询统计功能第52-55页
    4.8 数据持久层主要实现第55-58页
    4.9 风险预警子系统第58-59页
    4.10 信贷管理系统与其它系统的接口第59-61页
        4.10.1 会计系统接口第59-60页
        4.10.2 人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接口第60-61页
        4.10.3 与 1104 系统接口第61页
        4.10.4 系统接口的适应性第61页
    4.11 信贷管理系统的数据仓库第61-63页
    4.12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五章 系统测试第64-68页
    5.1 单元测试第64页
    5.2 系统集成测试第64-67页
        5.2.1 信贷信息测试第64-65页
        5.2.2 信贷报表测试第65页
        5.2.3 信贷审批测试第65-66页
        5.2.4 信贷风险额度计算第66-67页
    5.3 用户测试第67页
    5.4 测试总结第67-68页
第六章 结束语第68-69页
    6.1 本文工作总结第68页
    6.2 后续工作展望第68-69页
致谢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智能电网调度系统的调度监控平台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