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8-9页 |
| Abstract | 第9-10页 |
| 引言 | 第11-12页 |
| 第1章 中国乡村治理模式的历史沿革 | 第12-19页 |
| 1.1 中国古代乡村治理模式的演变 | 第12-16页 |
| 1.1.1 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第一阶段(夏商周至隋唐时期) | 第12-13页 |
| 1.1.2 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第二阶段(北宋至明清时期) | 第13-14页 |
| 1.1.3 中国古代乡村治理模式的特征 | 第14-16页 |
| 1.2 新中国建立后乡村治理模式的演变 | 第16-18页 |
| 1.3 从乡村治理模式演变过程中得出的几点结论 | 第18-19页 |
| 第2章 从几个重要阶段看近现代山东乡村治理的实践探索 | 第19-23页 |
| 2.1 梁漱溟邹平改革的治理模式 | 第19-21页 |
| 2.1.1 起因 | 第19-20页 |
| 2.1.2 具体措施 | 第20页 |
| 2.1.3 成效及评价 | 第20-21页 |
| 2.2 莱西会议对当代中国乡村治理模式的重要影响 | 第21-23页 |
| 第3章 当前中国乡村治理模式的确立 | 第23-29页 |
| 3.1 中央及山东省村“两委选举指导政策演变 | 第23-25页 |
| 3.1.1 关于村“两委”成员任职标准的指导意见 | 第23-24页 |
| 3.1.2 关于村“两委”班子结构比例的指导意见 | 第24页 |
| 3.1.3 关于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比例的指导意见 | 第24-25页 |
| 3.1.4 关于村党支部和村委会选举先后顺序的指导意见 | 第25页 |
| 3.2 对指导政策演变的分析 | 第25-27页 |
| 3.3 小结 | 第27-29页 |
| 第4章 近年来中国尤其山东乡村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及对乡村治理的影响 | 第29-35页 |
| 4.1 近年来乡村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 | 第29-30页 |
| 4.2 当前乡村治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 第30-35页 |
| 第5章 做好新时期乡村治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 第35-40页 |
| 结束语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 致谢 | 第43-44页 |
| 附件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