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中国城市规划及建设论文

北京市城市意象调查及解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引言第8-15页
    1.1 研究背景与现实意义第8-9页
        1.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1.2 现实意义第9页
    1.2 基本概念第9-10页
        1.2.1 城市意象第9页
        1.2.2 公共意象第9-10页
        1.2.3 城市形态第10页
        1.2.4 认知地图第10页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第10-14页
        1.3.1 国外相关研究与实践第10-12页
        1.3.2 国内相关研究与实践第12-13页
        1.3.3 小结第13-14页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14-15页
        1.4.1 研究内容第14页
        1.4.2 研究方法第14-15页
2 北京市城市意象空间研究调查第15-18页
    2.1 空间感知理论依据第15页
    2.2 调研描述第15-16页
    2.3 认知地图与问卷调查第16-17页
        2.3.1 调研对象第16页
        2.3.2 调研目的第16页
        2.3.3 调研方法第16-17页
    2.4 照片辨认调研第17-18页
        2.4.1 调研对象第17页
        2.4.2 调研目的第17页
        2.4.3 调研方法第17-18页
3 北京市总体意象分析第18-25页
    3.1 参照系统第18-19页
        3.1.1 鸟瞰型坐标系统第18-19页
        3.1.2 路线型坐标系统第19页
    3.2 城市意象结构关系第19-21页
        3.2.1 整体结构清晰第20页
        3.2.2 认知空白区域第20-21页
    3.3 城市意象总体描述第21-25页
        3.3.1 北京城市意象的特色第21-22页
        3.3.2 认知地图资料分析第22-23页
        3.3.3 照片辨认结果分析第23-25页
4 北京市意象构成要素分析第25-32页
    4.1 道路意象第25-28页
        4.1.1 道路意象的含义第25页
        4.1.2 北京市道路的可意象性解析第25-28页
        4.1.3 小结第28页
    4.2 边界意象第28-29页
        4.2.1 边界意象的含义第28页
        4.2.2 北京市边界的可意象性解析第28-29页
    4.3 区域意象第29-30页
        4.3.1 区域意象的含义第29页
        4.3.2 北京市区域的可意象性解析第29-30页
        4.3.3 小结第30页
    4.4 节点意象第30-32页
        4.4.1 节点意象的含义第30页
        4.4.2 北京市节点的可意象性解析第30-31页
        4.4.3 小结第31-32页
    4.5 标志物意象第32页
        4.5.1 标志物意象的含义第32页
        4.5.2 北京市标志物的可意象性解析第32页
        4.5.3 小结第32页
5 城市意象研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第32-35页
    5.1 北京市意象结构与评价第33页
    5.2 城市特色的构建第33-35页
6 结语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38页
附录第38-59页
    附录 A 北京市城市意象访谈问卷第38-39页
    附录 B 北京城市总体意象调查问卷第39-40页
    附录 C 照片辨认调研图片第40-45页
    附录 D 北京市城市认知地图数据汇总第45-52页
    附录 E 北京市总体意象问卷调查数据汇总第52-57页
    附录 F 北京市意象元素照片认知数据汇总第57-59页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第59-60页
作者简历第60-61页
致谢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600MW超临界W火焰锅炉燃烧特性及水冷壁分布参数混合模拟
下一篇:君乐宝生态观光牧场旅游规划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