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儿童医疗参保及保障状况研究--以北京市平谷区东高村镇为例
内容提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引言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第8-9页 |
1.2 研究对象与范畴 | 第9-10页 |
1.3 研究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14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3 数据来源 | 第14页 |
2 我国农村儿童医疗保障制度的历史与现状 | 第14-22页 |
2.1 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变迁过程 | 第14-16页 |
2.1.1 计划经济时期—旧农合 | 第14-15页 |
2.1.2 改革时期—家庭保障 | 第15-16页 |
2.1.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时期 | 第16页 |
2.2 我国农村儿童医疗保障制度现状 | 第16-18页 |
2.2.1 自愿参加的软制度 | 第17页 |
2.2.2 筹资依赖政府投入 | 第17-18页 |
2.2.3 以大病统筹为主 | 第18页 |
2.3 东高村镇农村儿童医疗保障制度现状 | 第18-22页 |
2.3.1 基本项目 | 第18-20页 |
2.3.2 特殊项目 | 第20-22页 |
3 东高村镇农村儿童医疗保障调查分析 | 第22-35页 |
3.1 参合情况 | 第23-26页 |
3.1.1 参合意愿 | 第23-24页 |
3.1.2 未参合原因 | 第24-26页 |
3.2 保障情况 | 第26-33页 |
3.2.1 筹资情况 | 第26-27页 |
3.2.2 补偿情况 | 第27-32页 |
3.2.3 医疗服务情况 | 第32-33页 |
3.3 存在问题分析 | 第33-35页 |
3.3.1 筹资渠道单一,筹资水平低 | 第33-34页 |
3.3.2 儿童药报销少,补偿水平低 | 第34页 |
3.3.3 医疗机构设施及服务水平差 | 第34-35页 |
3.3.4 缺乏针对儿童群体的制度设计 | 第35页 |
4 农村儿童医疗保障发展对策建议 | 第35-39页 |
4.1 加快儿童医疗保障立法建设 | 第35-36页 |
4.2 拓展筹资渠道,调整筹资水平 | 第36-37页 |
4.3 调整补偿标准,提高补偿水平 | 第37页 |
4.4 改善医疗机构设施及服务水平 | 第37-38页 |
4.5 启动乡村儿童大病医保项目 | 第38-39页 |
5 本文结论、创新点及不足 | 第39-41页 |
5.1 结论 | 第39页 |
5.2 创新点 | 第39-40页 |
5.3 不足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附录:农村儿童医疗保障调查问卷 | 第46-48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