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28页 |
·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 | 第11-14页 |
·第一代喹诺酮类药物 | 第11-12页 |
·第二代喹诺酮类药物 | 第12页 |
·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 | 第12-13页 |
·第四代喹诺酮类药物 | 第13-14页 |
·喹诺酮药物的作用机制 | 第14页 |
·抗菌机制 | 第14页 |
·抗肿瘤机制 | 第14页 |
·喹诺酮药物的构效关系及其抗肿瘤活性 | 第14-27页 |
·N-1 位结构修饰及其抗肿瘤活性变化 | 第15-16页 |
·C-2 位的结构修饰及抗肿瘤活性变化 | 第16-17页 |
·C-3 和 C-4 位的结构修饰及抗肿瘤活性变化 | 第17-19页 |
·C-5 位的结构修饰及抗肿瘤活性变化 | 第19-20页 |
·C-6 位的结构修饰及抗肿瘤活性变化 | 第20-21页 |
·C-7 位的结构修饰及抗肿瘤活性变化 | 第21-24页 |
·C-8 位的结构修饰及抗肿瘤活性变化 | 第24-25页 |
·其他类型的结构修饰及抗肿瘤活性变化 | 第25-27页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第27-28页 |
第二章 化学合成 | 第28-52页 |
·仪器 | 第28页 |
·试剂 | 第28页 |
·化学合成 | 第28-49页 |
·N-甲基诺氟沙星三唑硫醚醇类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第28-35页 |
·N-甲基环丙沙星三唑硫醚醇类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第35-43页 |
·左氧氟沙星三唑硫醚醇类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第43-49页 |
·讨论 | 第49-52页 |
·中间体 5、12、18 合成方法探讨 | 第49页 |
·化合物 7a-7g、14a-14h、20a-20e 的反应条件的选择 | 第49-51页 |
·温度的选择 | 第49-50页 |
·硼氢化钠加入方式的选择 | 第50-51页 |
·波谱数据解析 | 第51-52页 |
第三章 药理部分 | 第52-58页 |
·实验目的 | 第52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52-53页 |
·细胞株 | 第52页 |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52-53页 |
·实验仪器 | 第52页 |
·实验试剂 | 第52-53页 |
·实验方法(MTT 法) | 第53页 |
·活性测试与结果 | 第53-58页 |
·活性测试 | 第53-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总结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附图 | 第66-88页 |
硕士期间参与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第88-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