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监控视频的隐私信息保护与隐藏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7页 |
1.1 课题来源 | 第12页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3 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3-15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15-17页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4.2 本文结构 | 第15-17页 |
第2章 相关研究基础 | 第17-26页 |
2.1 H.264/AVC编解码标准 | 第17-20页 |
2.1.1 编解码原理 | 第17-19页 |
2.1.2 变换编码及量化 | 第19页 |
2.1.3 Zig-Zag扫描与游程编码 | 第19-20页 |
2.2 数字图像修复技术 | 第20-23页 |
2.2.1 图像修复技术分类 | 第21-22页 |
2.2.2 修复性能评价 | 第22页 |
2.2.3 图像修复问题分析 | 第22-23页 |
2.3 视频可逆水印技术 | 第23-25页 |
2.3.1 视频可逆水印分类 | 第24页 |
2.3.2 性能指标 | 第24-25页 |
2.3.3 基于DCT系数的可逆水印嵌入方法分析 | 第25页 |
2.4 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面向监控视频隐私信息保护的视频修复 | 第26-42页 |
3.1 引言 | 第26-27页 |
3.2 面向监控视频隐私信息保护的视频修复框架 | 第27-28页 |
3.3 隐私信息跟踪与擦除 | 第28-32页 |
3.3.1 反向直方图映射 | 第29-30页 |
3.3.2 MeanShift算法 | 第30-31页 |
3.3.3 CamShift算法 | 第31-32页 |
3.4 基于对象的视频修复技术 | 第32-37页 |
3.4.1 破损的静态背景修复 | 第32-34页 |
3.4.2 部分破损对象的修复 | 第34-36页 |
3.4.3 完全破损对象的修复 | 第36-37页 |
3.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7-41页 |
3.6 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基于可逆水印的隐私信息隐藏 | 第42-53页 |
4.1 引言 | 第42-43页 |
4.2 基于可逆水印的隐私信息隐藏框架 | 第43-44页 |
4.3 可逆水印技术 | 第44-46页 |
4.3.1 水印嵌入策略 | 第44-45页 |
4.3.2 基于DCT系数分类的信息隐藏 | 第45-46页 |
4.4 率失真优化的信息隐藏 | 第46-48页 |
4.4.1 拉格朗日乘子法 | 第46-47页 |
4.4.2 DCT块中系数的选择 | 第47-48页 |
4.4.3 DCT块间比特的分配 | 第48页 |
4.5 可逆性分析 | 第48-49页 |
4.6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9-52页 |
4.7 小结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60-61页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科研活动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