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4页 |
1.1 生物质概述 | 第9-11页 |
1.1.1 生物质的定义 | 第9页 |
1.1.2 生物质的分类 | 第9-10页 |
1.1.3 生物质的化学组成 | 第10-11页 |
1.2 生物质水热液化技术 | 第11-21页 |
1.2.1 生物质水热液化技术概述 | 第11-14页 |
1.2.2 生物质水热液化的影响因素 | 第14-16页 |
1.2.3 生物油的物理性质 | 第16-19页 |
1.2.4 生物油的化学性质 | 第19-21页 |
1.3 生物油的精制 | 第21-22页 |
1.3.1 催化加氢液化 | 第21-22页 |
1.3.2 催化加氢精制 | 第22页 |
1.3.3 热加工精制 | 第22页 |
1.4 研究内容与目标 | 第22-24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4.2 研究目标 | 第23-24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24-32页 |
2.1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 | 第24页 |
2.2 原料处理与分析 | 第24-26页 |
2.2.1 浒苔处理与分析 | 第24-25页 |
2.2.2 厨余垃圾处理与分析 | 第25-26页 |
2.3 实验装置及方法 | 第26-28页 |
2.3.1 实验步骤 | 第27-28页 |
2.3.2 产率计算 | 第28页 |
2.4 实验方法的改进 | 第28-30页 |
2.4.1 烘干温度 | 第28-29页 |
2.4.2 萃取溶剂 | 第29-30页 |
2.5 产物分析 | 第30-32页 |
2.5.1 元素分析与热值 | 第30页 |
2.5.2 GC-MS | 第30页 |
2.5.3 FTIR | 第30-31页 |
2.5.4 TGA | 第31页 |
2.5.5 FT-ICR MS | 第31页 |
2.5.6 ICP-OES | 第31-32页 |
第3章 浒苔水热液化研究 | 第32-55页 |
3.1 引言 | 第32页 |
3.2 实验设计 | 第32-34页 |
3.3 生物油响应曲面实验结果 | 第34-44页 |
3.3.1 生物油产率 | 第36-37页 |
3.3.2 生物油热值 | 第37-39页 |
3.3.3 生物油能量收率、碳元素收率和氮元素收率 | 第39-43页 |
3.3.4 生物油响应曲面优化 | 第43-44页 |
3.4 浒苔水热液化工艺评价 | 第44-46页 |
3.4.1 质量和能量平衡 | 第44-45页 |
3.4.2 灰分及金属元素平衡 | 第45-46页 |
3.5 TGA | 第46-47页 |
3.6 GC-MS | 第47-49页 |
3.7 FT-ICR MS | 第49-53页 |
3.7.1 负离子模式 | 第50-52页 |
3.7.2 正离子模式 | 第52-53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4章 厨余垃圾水热液化研究 | 第55-66页 |
4.1 引言 | 第55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55-56页 |
4.3 反应条件对产物分布的影响 | 第56-58页 |
4.3.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56-57页 |
4.3.2 料液比的影响 | 第57-58页 |
4.4 生物油的性质 | 第58-64页 |
4.4.1 元素组成与热值 | 第58页 |
4.4.2 TGA | 第58-59页 |
4.4.3 GC-MS | 第59-61页 |
4.4.4 FTIR | 第61-62页 |
4.4.5 FT-ICR MS | 第62-6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9页 |
5.1 结论 | 第66-67页 |
5.2 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8页 |
附录A 硕士期间已发表论文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