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3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1.2.1 施工安全管理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2 项目管理成熟度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2.3 国内外文献评述 | 第19-20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0-2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界定 | 第23-32页 |
2.1 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管理相关理论 | 第23-24页 |
2.1.1 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管理概念 | 第23页 |
2.1.2 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系统的构成 | 第23-24页 |
2.2 项目管理成熟度理论 | 第24-26页 |
2.2.1 项目管理成熟度内涵 | 第24页 |
2.2.2 项目成熟度模型概念 | 第24-26页 |
2.3 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管理成熟度的内涵及作用 | 第26-28页 |
2.3.1 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管理成熟度内涵 | 第26-27页 |
2.3.2 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管理成熟度模型对项目安全管理的作用 | 第27-28页 |
2.4 综合评价方法 | 第28-31页 |
2.4.1 综合评价方法的比较 | 第28-30页 |
2.4.2 综合评价方法的选取 | 第30-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管理成熟度模型可行性及基本框架研究 | 第32-44页 |
3.1 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管理成熟度评价模型的可行性分析 | 第32-36页 |
3.1.1 项目管理特征与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管理特点对比分析 | 第32-34页 |
3.1.2 项目管理内容与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知识体系对比分析 | 第34-36页 |
3.1.3 可行性综合分析 | 第36页 |
3.2 安全管理成熟度评价模型的基本框架 | 第36-43页 |
3.2.1 安全管理成熟度模型的维度 | 第36-37页 |
3.2.2 概念模型的评价范畴 | 第37-39页 |
3.2.3 安全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成熟等级 | 第39-40页 |
3.2.4 高速公路施工安全成熟度等级中各评价要素的界定 | 第40-4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管理成熟度评价模型构建 | 第44-57页 |
4.1 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管理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44页 |
4.2 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管理成熟度评价指标 | 第44-51页 |
4.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44-47页 |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47页 |
4.2.3 评价指标涵义的解释 | 第47-51页 |
4.3 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管理成熟度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51-56页 |
4.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51-53页 |
4.3.2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灰色综合评价 | 第53-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管理成熟度应用实例研究 | 第57-68页 |
5.1 案例项目简介 | 第57页 |
5.2 案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成熟度评价 | 第57-64页 |
5.2.1 案例项目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58-61页 |
5.2.2 案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成熟度评价 | 第61-64页 |
5.3 结果分析与改进建议 | 第64-67页 |
5.3.1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成熟度结果分析与改进建议 | 第65页 |
5.3.2 资质、机构与人员管理成熟度结果分析与改进建议 | 第65-66页 |
5.3.3 安全技术管理成熟度结果分析与改进建议 | 第66页 |
5.3.4 设备与设施管理成熟度结果分析与改进建议 | 第66-6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本文主要结论 | 第68页 |
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76-77页 |
附录B 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管理成熟度评价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 第77-80页 |
附录C 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管理成熟度等级评价调查问卷 | 第80-82页 |
文献综述 | 第82-92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2页 |
详细摘要 | 第92-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