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 ·葡萄栽培技术与抗病虫害的关系 | 第10-12页 |
| ·葡萄栽培技术与葡萄浆果品质的关系 | 第12-15页 |
| ·采收期对浆果品质的影响 | 第13页 |
| ·架式和整形方式对浆果品质的影响 | 第13页 |
| ·新稍密度及留叶量对浆果品质的影响 | 第13-14页 |
| ·负载量对浆果品质的影响 | 第14-15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6-21页 |
| ·试验地与试验材料 | 第16页 |
| ·试验地 | 第16页 |
| ·试验材料 | 第16页 |
| ·主要试验仪器及试剂 | 第16页 |
| ·主要仪器 | 第16页 |
| ·主要试剂 | 第16页 |
| ·试验设计 | 第16-18页 |
| ·不喷药区赤霞珠改形试验 | 第16-17页 |
| ·常规农药防治区赤霞珠改形试验 | 第17-18页 |
|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 ·叶片病害和果实病害的调查 | 第18页 |
| ·果实品质常规指标的分析 | 第18-19页 |
| ·果实花色素苷的测定 | 第19页 |
| ·果实单体酚的测定 | 第19-20页 |
| ·果实香气成分的测定 | 第20页 |
| ·数据处理 | 第20-21页 |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1-42页 |
| ·不同整形方式对赤霞珠病害的影响 | 第21-31页 |
| ·不喷药区不同整形方式对赤霞珠病害的影响 | 第21-24页 |
| ·常规防治区不同整形方式对赤霞珠病害的影响 | 第24-31页 |
| ·不同整形方式对赤霞珠果实品质的影响 | 第31-42页 |
| ·不同整形方式对赤霞珠果实常规指标的影响 | 第31-35页 |
| ·不同整形方式对赤霞珠果实花色苷的影响 | 第35-36页 |
| ·不同整形方式对赤霞珠果实单体酚含量的影响 | 第36-39页 |
| ·不同整形方式对赤霞珠果实香气成分的影响 | 第39-42页 |
| 第四章 讨论 | 第42-44页 |
| ·不同整形方式对赤霞珠病害的影响 | 第42页 |
| ·不同整形方式对赤霞珠果实常规品质的影响 | 第42-43页 |
| ·不同整形方式对赤霞珠果实中单体酚的影响 | 第43页 |
| ·不同整形方式对赤霞珠果实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影响 | 第43-44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44-46页 |
| ·不喷药区不同整形方式对赤霞珠病害的影响 | 第44页 |
| ·常规农药防治区不同整形方式对赤霞珠病害的影响 | 第44页 |
| ·不同整形方式对赤霞珠霜霉病的影响 | 第44页 |
| ·不同整形方式对赤霞珠果实炭疽病的影响 | 第44页 |
| ·不同整形方式对赤霞珠果实品质的影响 | 第44-46页 |
| ·不同整形方式对赤霞珠果实还原糖、总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 第44页 |
| ·不同整形方式对赤霞珠果实总酚和单宁含量的影响 | 第44-45页 |
| ·不同整形方式对赤霞珠果实花色苷含量的影响 | 第45页 |
| ·不同整形方式对赤霞珠果实单体酚含量的影响 | 第45页 |
| ·不同整形方式对赤霞珠果实香气成分的影响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 附录 | 第49-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作者简介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