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光异构氧氟沙星抗体制备及其识别性能差异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FQS 药物的概况 | 第11-14页 |
·FQS 残留的危害 | 第11页 |
·FQS 的检测方法 | 第11-13页 |
·氧氟沙星残留的检测方法现状 | 第13-14页 |
·药物手性的研究概况 | 第14-18页 |
·对于手性药物的研究 | 第16-17页 |
·手性抗体的应用 | 第17-18页 |
·氧氟沙星的手性研究现状 | 第18页 |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8-21页 |
·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究技术路线图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氧氟沙星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 | 第21-55页 |
·实验材料 | 第21-24页 |
·主要仪器 | 第21-22页 |
·主要试剂 | 第22-24页 |
·实验动物 | 第24页 |
·方法 | 第24-30页 |
·结果和分析 | 第30-52页 |
·OFL-BSA/OVA 人工抗原的鉴定 | 第30-32页 |
·抗血清的检测 | 第32-34页 |
·纯化多抗的亲和常数测定 | 第34-35页 |
·ELISA 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35-45页 |
·氧氟沙星多抗的特异性检测 | 第45-51页 |
·样品添加回收率的检验 | 第51-52页 |
·小结 | 第52-55页 |
第三章 抗体与抗原异构体之间手性识别研究 | 第55-65页 |
·实验材料 | 第55页 |
·主要仪器 | 第55页 |
·主要试剂 | 第55页 |
·实验动物 | 第55页 |
·方法 | 第55-56页 |
·动物免疫 | 第55-56页 |
·结果和分析 | 第56-64页 |
·抗血清的检测 | 第56-59页 |
·三种异构体的小鼠血清手性识别研究 | 第59-61页 |
·异源包被对抗体IC50 和交叉反应的影响 | 第61-64页 |
·小结 | 第64-65页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第65-70页 |
·讨论 | 第65-68页 |
·人工抗原的制备 | 第65页 |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第65-66页 |
·ELISA 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66-67页 |
·样品添加回收 | 第67-68页 |
·抗体手性识别和特异性评价 | 第6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创新点 | 第69页 |
·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英文缩略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作者简介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