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特种结构论文--抗震动结构、防灾结构论文--耐震、隔震、防爆结构论文

煤气化框架结构插入式柱脚转换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煤气化框架结构插入式柱脚转换节点研究概述第10-13页
        1.2.1 试验研究概述第10-12页
        1.2.2 数值模拟研究概述第12-13页
    1.3 本文主要工作第13-15页
第2章 插入式柱脚转换节点拟静力试验研究第15-45页
    2.1 试验目的第15页
    2.2 试件设计及制作第15-21页
        2.2.1 模型设计第15-16页
        2.2.2 试件参数第16-20页
        2.2.3 试件制作第20-21页
    2.3 试件材性试验第21-24页
        2.3.1 钢材材性试验第21-23页
        2.3.2 混凝土材性试验第23-24页
    2.4 竖向荷载的确定第24-25页
    2.5 试验装置及加载制度第25-27页
        2.5.1 试验装置第25-26页
        2.5.2 加载制度第26-27页
    2.6 测试内容及方法第27-28页
        2.6.1 轴力量测第27页
        2.6.2 水平荷载及位移量测第27页
        2.6.3 应变量测第27-28页
        2.6.4 混凝土裂缝观测第28页
    2.7 试验现象及结果分析第28-42页
        2.7.1 破坏形态及试验现象第28-33页
        2.7.2 滞回曲线第33-35页
        2.7.3 骨架曲线第35-36页
        2.7.4 延性和特征点荷载第36-38页
        2.7.5 耗能能力第38-40页
        2.7.6 强度退化第40-41页
        2.7.7 刚度退化第41-42页
    2.8 本章小结第42-45页
第3章 插入式柱脚转换节点有限元分析第45-59页
    3.1 引言第45页
    3.2 材料的本构模型第45-50页
        3.2.1 混凝土的本构模型第45-50页
        3.2.2 钢材的本构模型第50页
    3.3 几何模型建立第50-53页
        3.3.1 单元类型第50-51页
        3.3.2 相互作用第51页
        3.3.3 边界条件及加载第51-52页
        3.3.4 求解过程第52页
        3.3.5 后处理第52-53页
    3.4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与验证第53-57页
        3.4.1 破坏形态对比第53-54页
        3.4.2 纵筋应变对比第54页
        3.4.3 滞回曲线对比第54-55页
        3.4.4 骨架曲线对比第55-56页
        3.4.5 承载力及延性系数第56-57页
    3.5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4章 设计参数对插入式柱脚转换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第59-67页
    4.1 轴压比对插入式柱脚转换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第59-61页
    4.2 型钢延伸深度对插入式柱脚转换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第61-62页
    4.3 型钢保护层厚度对插入式柱脚转换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第62-65页
    4.4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5章 结论和展望第67-69页
    5.1 结论第67页
    5.2 展望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情况说明第73-74页
致谢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柱构件的抗震性能研究
下一篇:多频率动载条件下软黏土地基动力响应和长期沉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