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区域规划论文--中国区域规划论文--农村乡镇规划论文

“多规合一”背景下哈尼梯田遗产区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设计探讨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3页
    1.1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1.1.1 选题背景第11-12页
        1.1.2 选题目的第12页
        1.1.3 选题意义第12页
    1.2 研究内容第12页
    1.3 国内外研究概述第12-19页
        1.3.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第12-16页
        1.3.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第16-19页
    1.4 研究方法第19-20页
    1.5 论文结构框架第20-23页
第二章 “多规合一”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第23-33页
    2.1 体制变革第23-24页
    2.2 编制改革第24-25页
    2.3 技术探索第25-26页
    2.4 国家政策推进第26-27页
    2.5 实施保障第27-28页
    2.6 案例分析第28-30页
        2.6.1 大理市“多规合一”第28-29页
        2.6.2 厦门市“多规合一”第29-30页
    2.7 小结第30-33页
第三章 遗产区村落规划设计现状分析第33-49页
    3.1 遗产区村落概述第33-38页
        3.1.1 地理环境和自然气候第33-34页
        3.1.2 历史变迁第34页
        3.1.3 村寨空间形态第34-36页
        3.1.4 村寨的物质文化价值第36-38页
    3.2 哈尼梯田遗产区已有规划建设第38-42页
        3.2.1 旅游规划第38-39页
        3.2.2 美丽家园计划第39-40页
        3.2.3 经济发展计划第40页
        3.2.4 村庄整治规划第40-41页
        3.2.5 土地利用规划第41页
        3.2.6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第41页
        3.2.7 传统村落改造计划第41-42页
    3.3 梯田遗产区规划设计矛盾与冲突分析第42-44页
        3.3.1 编制冲突第42-43页
        3.3.2 实施冲突第43页
        3.3.3 规划设计的缺失第43页
        3.3.4 规划无实质性作用第43-44页
    3.4 案例分析第44-46页
    3.7 小结第46-49页
第四章 从“多规合一”角度探讨遗产区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第49-63页
    4.1 规划因素的提取与排序第49-50页
    4.2 根据村寨具体情况采用“多规合一”理论规划分析第50-59页
        4.2.1 自然人文价值较高的村寨第50-53页
        4.2.2 已进行旅游规划建设的村寨第53-56页
        4.2.3 保有一定传统风貌的村寨第56-57页
        4.2.4 受旅游需求驱动导致传统风貌基本消失的村寨第57-59页
        4.2.5 自发建设导致传统风貌基本消失的村寨第59页
    4.3 行政管理第59-60页
    4.4 小结第60-63页
第五章 多依树村庄规划第63-85页
    5.1 村寨现状分析第63-71页
        5.1.1 地理人文情况第63页
        5.1.2 从“多规合一”角度定位行政村规划第63-66页
        5.1.3 村落布局第66-67页
        5.1.4 村寨文化遗产第67页
        5.1.5 产业发展评估第67页
        5.1.6 建筑第67-68页
        5.1.7 公共空间第68-70页
        5.1.8 基础设施现状第70-71页
    5.2 村寨规划定位第71-72页
    5.3 保护规划第72-75页
        5.3.1 保护规划目标第72页
        5.3.2 保护区划第72-73页
        5.3.3 保护措施第73-75页
        5.3.4 保护机制第75页
    5.4 产业发展规划第75-77页
        5.4.1 现有资源评价第75-76页
        5.4.2 农业发展规划第76页
        5.4.3 旅游业发展规划第76-77页
    5.5 村庄规划第77-79页
    5.6 市政专项规划第79-81页
    5.7 建筑设计第81-83页
    5.8 管理机制第83-85页
第六章 遗产区建筑保护与更新设计第85-91页
    6.1 传统民居修缮设计第85-88页
        6.1.1 传统民居现状勘探表第85-87页
        6.1.2 修缮设计引导第87-88页
    6.2 传统民居功能优化设计第88-89页
    6.3 沿街立面设计第89页
    6.4 村落风貌控制第89-91页
第七章 结语第91-93页
致谢第93-95页
参考文献第95-99页
附录A第99-101页
附录B第101-103页
附录C第103-110页

论文共1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可行性研究--以上海桃浦科技智慧城为例
下一篇:传统村落规划的前期策划研究--以迪庆藏族自治州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