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前言 | 第10-18页 |
一、本选题的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三、写作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6-18页 |
(一)写作思路 | 第16-17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7页 |
(三)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第一章 越南国家身份与其对外战略选择国际体系视角分析 | 第18-34页 |
一、国家身份与国家对外战略 | 第18-23页 |
(一)国际体系视角下的国家身份及其国家利益建构 | 第18-20页 |
(二)不同国家身份的国家利益建构及其对外战略的选择 | 第20-23页 |
二、当代国际体系下的越南国家身份定位 | 第23-27页 |
(一)团体身份——多民族主权国家 | 第23-25页 |
(二)意识形态下的国家身份——社会主义国家 | 第25页 |
(三)地缘政治下的国家身份——东南亚国家 | 第25-26页 |
(四)亚太地区格局下的国家身份——特殊的中小国家 | 第26-27页 |
三、越南对外战略的理性选择 | 第27-34页 |
(一)搭便车 | 第27-30页 |
(二)自助 | 第30-31页 |
(三)均势制衡 | 第31-34页 |
第二章 越共“六大”对越南对外战略的调整及其缘由 | 第34-44页 |
一、越共“六大”前夕越南国内的政治经济社会形势 | 第34-35页 |
二、越共“六大”前夕越南所处的国际环境分析 | 第35-40页 |
(一)越南统一后的对外战略失误及其影响 | 第35-37页 |
(二)国际格局的演变及越南面临的外交困境 | 第37-38页 |
(三)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浪潮及其对越南的影响 | 第38-39页 |
(四)东南亚地区形势演变与东盟崛起对越南的影响 | 第39-40页 |
三、越共“六大”对越南对外政策的调整 | 第40-44页 |
第三章 越共“七大”及其越南对外战略的再调整 | 第44-50页 |
一、越共“七大”前夕的国内困境 | 第44-45页 |
二、越共“七大”前国际格局的再变化 | 第45-47页 |
(一)苏东剧变与两极格局解体 | 第45页 |
(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跌入低谷 | 第45-46页 |
(三)国际战略依靠彻底失去 | 第46-47页 |
三、越共“七大”召开及越南对外政策的再调整 | 第47-50页 |
第四章 越南“多元化、全方位”的外交战略的建构 | 第50-64页 |
一、越共“八大”的召开及越南“多元化、全方位”对外战略的正式提出 | 第50-52页 |
二、越共“九大”、“十大”的召开及其对新型对外战略的完善 | 第52-54页 |
三、越共“十一”大对越南对外政策的再调整 | 第54-56页 |
四、新型外交战略指导下的大国外交 | 第56-64页 |
(一)越南的对华外交 | 第56-59页 |
(二)越南的对美外交 | 第59-60页 |
(三)越南的对俄外交 | 第60-61页 |
(四)越南的对印外交 | 第61-64页 |
第五章 越南新型外交战略面临的挑战 | 第64-74页 |
一、越南大国平衡外交面临新的挑战 | 第64-67页 |
(一)越南的国家身份认同与大国平衡外交 | 第64-65页 |
(二)越南大国平衡外交的潜在危机 | 第65-67页 |
二、亚太格局的新变化与越南对外战略面临的挑战 | 第67-74页 |
(一)冷战结束以来亚太格局的新变化 | 第67-68页 |
(二)亚太地区格局的变化为越南的对外战略带来的挑战 | 第68-74页 |
结语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