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页 |
| 1 绪论 | 第8-21页 |
| 1.1 研究的缘起 | 第8-9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9页 |
| 1.2.1 印象管理 | 第9-18页 |
| 1.2.2 韩寒相关研究 | 第18-19页 |
| 1.3 研究的目的 | 第19页 |
| 1.4 研究设计 | 第19-21页 |
| 2 前“国民岳父”时期韩寒形象的演变 | 第21-27页 |
| 2.1 差生韩寒的逆袭 | 第21-22页 |
| 2.1.1 从“文学天才”到“青春作家” | 第21-22页 |
| 2.1.2 赛车手的全能演变 | 第22页 |
| 2.2 公共知识分子的转型 | 第22-24页 |
| 2.2.1 博客写手的论战 | 第22-23页 |
| 2.2.2 公共知识分子的华丽变身 | 第23-24页 |
| 2.3 公共知识分子形象的坍塌 | 第24-27页 |
| 2.3.1“人造韩寒”的质疑 | 第25页 |
| 2.3.2 公知形象的坍塌 | 第25-27页 |
| 3 韩寒“国民岳父”形象的发展和本质评价 | 第27-33页 |
| 3.1“国民岳父”形象的确立与发展 | 第28-32页 |
| 3.1.1“国民岳父”形象的确立 | 第28-29页 |
| 3.1.2“国民岳父”形象的发展 | 第29-32页 |
| 3.2“国民岳父”形象发展的本质评价 | 第32-33页 |
| 4 基于印象管理视角韩寒“国民岳父”时期形象的建构分析 | 第33-48页 |
| 4.1 名人网络印象管理模型 | 第33-34页 |
| 4.2 印象的前管理分析 | 第34-35页 |
| 4.3 情境定义分析 | 第35-36页 |
| 4.4 印象管理的动机分析 | 第36-37页 |
| 4.5 印象的建构分析 | 第37-41页 |
| 4.6 互动分析 | 第41-45页 |
| 4.6.1 观众的选择性感知 | 第41-42页 |
| 4.6.2 观众反馈 | 第42-43页 |
| 4.6.3 名人的选择性感知 | 第43-45页 |
| 4.7 动机与反馈的比较分析 | 第45-48页 |
| 4.7.1 身份保护与身份增强 | 第45-46页 |
| 4.7.2 身份调整 | 第46页 |
| 4.7.3 身份维持 | 第46-48页 |
| 5、研究总结 | 第48-52页 |
| 5.1 研究意义 | 第48-50页 |
| 5.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50页 |
| 5.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50-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5-56页 |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