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线图自动成图技术研究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单线图布局与集成电路布局的对比 | 第15-16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 自动成图基础 | 第18-31页 |
2.1 配电网单线图布局概述 | 第18-19页 |
2.2 Sequence-Pair表示法 | 第19-22页 |
2.2.1 基本原理 | 第19-21页 |
2.2.2 基本性质 | 第21-22页 |
2.3 遗传算法 | 第22-28页 |
2.3.1 染色体编码 | 第23页 |
2.3.2 适应度函数 | 第23-24页 |
2.3.3 遗传操作 | 第24-28页 |
2.4 线探索法 | 第28-30页 |
2.4.1 朝向目标的线探索法 | 第28-30页 |
2.4.2 基本原理改进的朝向目标的线探索法 | 第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单线图自动布局算法设计 | 第31-50页 |
3.1 电力元件编码 | 第31-33页 |
3.1.1 SP表示方法 | 第31-32页 |
3.1.2 染色体编码 | 第32-33页 |
3.2 布局算法设计 | 第33-38页 |
3.2.1 适应度函数设计 | 第33-35页 |
3.2.2 染色体的选择 | 第35-36页 |
3.2.3 染色体的交叉 | 第36-37页 |
3.2.4 染色体的变异 | 第37-38页 |
3.3 SP解码 | 第38-43页 |
3.3.1 SP编码与布局区的基本对应关系 | 第38-41页 |
3.3.2 FAST-SP算法 | 第41-43页 |
3.4 布线算法设计 | 第43-49页 |
3.4.1 电站图元大小计算 | 第43-44页 |
3.4.2 电站图元出线端口计算 | 第44-45页 |
3.4.3 走线方法 | 第45-47页 |
3.4.4 布线顺序 | 第47页 |
3.4.5 布线优化 | 第47-4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单线图自动成图技术软件开发及应用 | 第50-65页 |
4.1 编程语言 | 第50-53页 |
4.1.1 Python语言简介 | 第50-51页 |
4.1.2 Python语言编程 | 第51-53页 |
4.2 软件开发 | 第53-57页 |
4.2.1 布局程序设计 | 第54-56页 |
4.2.2 布线程序设计 | 第56-57页 |
4.3 应用实例 | 第57-6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5.1 总结 | 第65-66页 |
5.2 展望 | 第66-67页 |
附录 | 第67-71页 |
附件1:遗传算法布局部分程序 | 第67-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77-78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