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43页 |
1.1 忍冬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第11-26页 |
1.1.1 有机酸类 | 第11-15页 |
1.1.2 黄酮类 | 第15-22页 |
1.1.3 环烯醚萜类 | 第22-25页 |
1.1.4 挥发油类 | 第25-26页 |
1.1.5 其他成分 | 第26页 |
1.2 忍冬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 第26-31页 |
1.2.1 抗炎、解热作用 | 第26-27页 |
1.2.2 抗病毒作用 | 第27页 |
1.2.3 抗菌作用 | 第27-28页 |
1.2.4 抗氧化作用 | 第28-29页 |
1.2.5 免疫调节作用 | 第29页 |
1.2.6 保肝利胆作用 | 第29页 |
1.2.7 抗肿瘤作用 | 第29-30页 |
1.2.8 抗血小板作用 | 第30页 |
1.2.9 神经保护作用 | 第30页 |
1.2.10 其他药理作用 | 第30-31页 |
1.3 论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31-33页 |
1.3.1 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31页 |
1.3.2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3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43页 |
第二章 忍冬活性成分多组分同时测定的HPLC方法建立 | 第43-49页 |
2.1 引言 | 第43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43-47页 |
2.2.1 仪器 | 第43页 |
2.2.2 试剂和药材 | 第43页 |
2.2.3 实验方法 | 第43-47页 |
2.2.4 样品的测定 | 第47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
第三章 忍冬植株不同部位中多种活性成分的比较 | 第49-59页 |
3.1 引言 | 第49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9-56页 |
3.2.1 仪器 | 第49-50页 |
3.2.2 试剂和药材 | 第50页 |
3.2.3 九种活性成分的测定 | 第50页 |
3.2.4 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 第50-52页 |
3.2.5 挥发油成分的测定 | 第52-56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第四章 不同生长期忍冬叶中活性成分的变化研究 | 第59-71页 |
4.1 前言 | 第59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9-66页 |
4.2.1 仪器 | 第59页 |
4.2.2 试剂与药材 | 第59页 |
4.2.3 不同生长期忍冬叶中九种活性成分的变化研究 | 第59-63页 |
4.2.4 不同生长期忍冬叶中总黄酮的变化研究 | 第63-65页 |
4.2.5 不同生长期忍冬叶中挥发油成分的测定 | 第65-66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第五章 忍冬植株不同部位体外抗菌活性的初步考察 | 第71-75页 |
5.1 前言 | 第71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71-72页 |
5.2.1 仪器和材料 | 第71页 |
5.2.2 供试菌种和培养基 | 第71页 |
5.2.3 供试品及对照品的制备 | 第71-72页 |
5.2.4 抑菌圈的测定 | 第72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项目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