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3页 |
| 引言 | 第13-14页 |
| 1 贸易保护主义理论演变 | 第14-20页 |
| ·重商主义 | 第14-15页 |
| ·重商主义经济理论基础 | 第14页 |
| ·重商主义政策 | 第14-15页 |
|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 第15-16页 |
| ·汉密尔顿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 第15页 |
| ·李斯特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 第15-16页 |
| ·凯恩斯的超保护贸易论 | 第16-17页 |
| ·超保护贸易论的内容 | 第16-17页 |
| ·超保护贸易论的理论地位 | 第17页 |
| ·新贸易保护主义理论 | 第17-20页 |
|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理论基础 | 第17-18页 |
|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表现形式 | 第18-20页 |
| 2 金融危机下的贸易保护主义及其产生的原因 | 第20-27页 |
| ·金融危机下的贸易保护主义 | 第20-22页 |
| ·历史分析 | 第20-21页 |
| ·理论分析 | 第21-22页 |
| ·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产生的原因 | 第22-27页 |
| ·重要根源——经济衰退 | 第22页 |
| ·现实基础——去全球化思潮 | 第22-23页 |
| ·深层原因——各国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 第23-24页 |
| ·强大的动力——经济民族主义 | 第24-25页 |
| ·思想基础——国际贸易理论的创新 | 第25-27页 |
| 3 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的特征及其影响 | 第27-38页 |
| ·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的特征 | 第27-31页 |
| ·保护措施的复杂性和隐蔽性 | 第27页 |
| ·保护范围的广泛性 | 第27-29页 |
| ·政府干预的主动性 | 第29页 |
| ·保护手段的更加多样性 | 第29-31页 |
| ·保护方式的更加区域性 | 第31页 |
| ·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 | 第31-38页 |
| ·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 第31-34页 |
| ·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的影响 | 第34-38页 |
| 4 面对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 第38-45页 |
| ·我国政府面对贸易保护主义应采取的对策 | 第38-42页 |
| ·积极参与WTO 的多边贸易谈判,逐步推进全球贸易自由化的进程 | 第38页 |
| ·联合世界各国,共同抗击贸易保护主义 | 第38-39页 |
| ·加强我国的区域经济合作与FTA 建设 | 第39-40页 |
| ·建立产业损害和国外贸易保护的预警机制 | 第40页 |
| ·改善对外贸易战略,减少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 | 第40-41页 |
| ·各级政府应当担负起管理市场经济的重要职责 | 第41页 |
| ·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内需增长,深化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 | 第41-42页 |
| ·我国企业面对贸易保护主义应采取的对策 | 第42-45页 |
| ·提升企业竞争能力,改变营销观念 | 第42页 |
| ·鼓励企业积极应诉,增强出口企业间的横向联系 | 第42-43页 |
| ·将出口与对外投资相结合 | 第43页 |
| ·积极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 第43-44页 |
| ·利用套期保值工具,规避汇率风险 | 第44-45页 |
| 结论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 致谢 | 第50-5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