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调磁式轴向永磁同步电机设计与电磁特性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永磁同步电机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径向永磁同步电机 | 第10-11页 |
1.2.2 轴向永磁同步电机 | 第11-12页 |
1.3 变磁通电机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3.1 错开型 | 第12-14页 |
1.3.2 削弱磁场型 | 第14-16页 |
1.4 课题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16-18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4.2 章节安排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电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18-24页 |
2.1 电机结构 | 第18-20页 |
2.1.1 电机本体结构 | 第18-19页 |
2.1.2 机械同步调磁装置结构 | 第19-20页 |
2.2 工作原理 | 第20-23页 |
2.2.1 机械同步调磁装置工作原理 | 第20-22页 |
2.2.2 电机工作原理 | 第22-2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机械调磁式轴向永磁同步电机设计 | 第24-34页 |
3.1 电磁设计方法 | 第24-26页 |
3.1.1 等效磁路法 | 第24页 |
3.1.2 电磁场数值计算法 | 第24-25页 |
3.1.3 等效磁网络法 | 第25页 |
3.1.4 场路结合法 | 第25页 |
3.1.5 机械调磁式轴向永磁同步电机设计方案 | 第25-26页 |
3.2 电磁设计 | 第26-30页 |
3.2.1 基本电磁关系 | 第26-27页 |
3.2.2 电机主要尺寸 | 第27-28页 |
3.2.3 等效磁路分析 | 第28-30页 |
3.3 结构设计 | 第30-33页 |
3.3.1 定转子材料选择 | 第30-31页 |
3.3.2 永磁体材料选择 | 第31-32页 |
3.3.3 定转子结构 | 第32-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调磁系统动力学仿真 | 第34-48页 |
4.1 机械动力学仿真基础理论 | 第34-41页 |
4.1.1 多刚体动力学模型 | 第34-35页 |
4.1.2 多刚体动力学理论 | 第35-37页 |
4.1.3 ADAMS机械动力学仿真基础 | 第37-41页 |
4.2 机械动力学仿真模型建立 | 第41-43页 |
4.2.1 建立电机三维几何模型 | 第41页 |
4.2.2 定义构件 | 第41-42页 |
4.2.3 添加运动副与驱动 | 第42-43页 |
4.3 仿真计算与结果分析 | 第43-4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电磁场有限元分析 | 第48-61页 |
5.1 电磁场的基本理论 | 第48-50页 |
5.1.1 麦克斯韦方程组简介 | 第48-49页 |
5.1.2 三维有限元分析基础 | 第49-50页 |
5.2 电机有限元模型 | 第50-51页 |
5.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51-60页 |
5.3.1 电机磁场分布 | 第51-52页 |
5.3.2 齿槽转矩 | 第52-53页 |
5.3.3 气隙磁密 | 第53-54页 |
5.3.4 绕组磁链 | 第54-56页 |
5.3.5 空载反电势 | 第56-57页 |
5.3.6 调磁能力 | 第57-59页 |
5.3.7 电机损耗分析 | 第59-6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6.1 课题总结 | 第61-62页 |
6.2 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