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气测量技术及仪器论文--频率、波形参数的测量及仪表论文--示波器论文

示波器校准仪有源探头模块设计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第12-14页
    1.3 本课题的主要设计任务第14-17页
        1.3.1 课题主要设计任务第14-15页
        1.3.2 主要指标第15-17页
第二章 示波器校准仪有源探头模块总体方案设计第17-35页
    2.1 示波器校准仪功能和结构简介第17-19页
    2.2 有源探头模块功能需求分析第19-20页
    2.3 有源探头结构框架设计第20-22页
    2.4 基于阶跃恢复二极管的快速沿整形技术第22-27页
        2.4.1 二极管的反向恢复时间第22-24页
        2.4.2 阶跃恢复二极管的结构特性第24-25页
        2.4.3 基于阶跃恢复二极管快速沿整形电路第25-27页
    2.5 基于梁式引线二极管的宽频带检波技术第27-30页
        2.5.1 梁式引线二极管的结构特性第28-29页
        2.5.2 基于梁式引线二极管的正弦波检波原理第29-30页
    2.6 高电压直流/方波采样技术第30-32页
        2.6.1 隔离方案设计第31页
        2.6.2 采样方案设计第31-32页
    2.7 信号衰减和切换方案设计第32-34页
        2.7.1 信号衰减方案设计第32-33页
        2.7.2 信号切换方案设计第33-34页
    2.8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快速沿脉冲电路设计第35-55页
    3.1 快速沿脉冲前端模块设计第35-40页
        3.1.1 频率源电路设计第36-37页
        3.1.2 幅度控制电路设计第37-39页
        3.1.3 幅度放大电路设计第39-40页
    3.2 快速沿整形模块设计第40-46页
        3.2.1 传统快速沿整形电路第40-42页
        3.2.2 快速沿整形电路原理第42-43页
        3.2.3 快速沿整形电路参数分析第43-44页
        3.2.4 快速沿整形电路参数的选择第44-46页
    3.3 快速沿整形电路仿真及测试第46-54页
        3.3.1 快速沿整形电路仿真第46-51页
        3.3.2 快速沿整形电路测试第51-54页
    3.4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四章 有源探头模块反馈与调理电路设计第55-71页
    4.1 射频正弦波反馈电路设计第55-64页
        4.1.1 基于梁式引线二极管的检波电路设计第55-58页
        4.1.2 隔离电路设计第58-59页
        4.1.3 幅值运算电路设计第59-60页
        4.1.4 采样电路设计第60-62页
        4.1.5 基于梁氏引线二极管的检波电路仿真第62-64页
    4.2 直流/方波反馈电路设计第64-66页
        4.2.1 直流/方波反馈电路可选衰减电路设计第65页
        4.2.2 直流/方波反馈隔离电路设计第65-66页
    4.3 衰减电路设计第66-68页
    4.4 控制电路设计第68-70页
        4.4.1 切换电路设计第68-69页
        4.4.2 电平控制电路第69-70页
    4.5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五章 电路调试及测试结果第71-85页
    5.1 电路调试第71-75页
        5.1.1 电源电路调试第71-72页
        5.1.2 快速沿整形前端电路调试第72-73页
        5.1.3 快速沿整形电路调试第73-75页
        5.1.4 正弦波检波电路调试第75页
    5.2 测试结果及分析第75-84页
        5.2.1 快速沿整形前端电路测试结果第76-77页
        5.2.2 快速沿整形电路测试结果第77-81页
        5.2.3 正弦波检波电路测试结果第81-82页
        5.2.4 衰减网络测试结果第82-84页
    5.3 现有问题解决方案第84-85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85-86页
致谢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89页
附录第89-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10GSPS数字荧光示波器软件系统设计
下一篇:面向智能变电站的瞬态磁场干扰测量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