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民事其他法权论文

涉外产品责任法律适用规则研究--以“实质正义”为视角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1 引言第9-11页
    1.1 研究背景第9页
    1.2 研究方法第9-10页
    1.3 研究目的第10-11页
2 产品责任与涉外产品责任第11-20页
    2.1 产品责任第11-15页
        2.1.1 产品责任的内涵第11-12页
        2.1.2 产品责任的性质第12-13页
        2.1.3 产品责任的特殊性第13-15页
    2.2 涉外产品责任第15-20页
        2.2.1 当今涉外产品责任的产生的原因第15-17页
        2.2.2 涉外产品责任的法律特征第17-20页
3 涉外产品责任调整方法及传统理论第20-33页
    3.1 涉外产品责任的法律冲突的调整方法第20-26页
        3.1.1 统一的实体法调整第20-24页
        3.1.2 间接的冲突法调整第24-26页
    3.2 涉外产品责任的法律适用的传统理论研究第26-33页
        3.2.1 适用侵权行为地法第27-29页
        3.2.2 适用法院地法第29-32页
        3.2.3 侵权行为地法和法院地法规则的重叠适用第32-33页
4 从“冲突正义”到“实质正义”第33-37页
    4.1 结果选择理论第33-34页
        4.1.1 结果选择理念的产生第33页
        4.1.2 结果选择规则的内涵第33-34页
    4.2 冲突正义”与“实质正义”理念第34-37页
        4.2.1 传统冲突法规则的优缺点第34-35页
        4.2.2 “冲突正义”到“实质正义”的跳跃第35-37页
5 “实质正义”在涉外产品责任领域的新发展第37-46页
    5.1 “政府利益分析说”及其运用第37-40页
        5.1.1 “政府利益分析说”第37-38页
        5.1.2 “政府利益分析说”之运用—霍尔诉通用汽车公司案第38-40页
    5.2 “较好的法律说”及其运用第40-42页
        5.2.1 “较好的法律说”第40-41页
        5.2.2 “较好的法律说”之运用—普兰提诉本田汽车公司案第41-42页
    5.3 “最密切联系原则”及其运用第42-46页
        5.3.1 “最密切联系原则”第43-44页
        5.3.2 “最密切联系原则”之运用—洛马斯诉本田汽车公司案第44-46页
6 我国涉外产品责任法律适用法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第46-54页
    6.1 “法律适用法”的规定及存在的问题第46-47页
        6.1.1 “法律适用法”第45条第46页
        6.1.2 “法律适用法”第2条第46-47页
        6.1.3 理论层面凸显的问题第47页
    6.2 法律制度层面的改进第47-50页
        6.2.1 丰富连接点的内容第47-48页
        6.2.2 具化相关法律概念第48-49页
        6.2.3 引入“保护弱者利益”原则第49-50页
    6.3 司法实践中应当注意的问题第50-54页
        6.3.1 摆脱对适用本地法的路径依赖第50-52页
        6.3.2 发挥法官的自由裁量权第52页
        6.3.3 加强对政策利益的考量第52-54页
7 结语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作者简历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研究
下一篇:我国驰名商标法律保护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