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油田静35块剩余油分布及挖潜措施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2页 |
·选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 | 第8页 |
·国内外中、低渗透油藏开发现状 | 第8-10页 |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10-11页 |
·取得的成果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油藏地质特征 | 第12-47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12页 |
·地层特征 | 第12-13页 |
·沉积特征 | 第13-19页 |
·构造特征 | 第19-21页 |
·储层特征 | 第21-32页 |
·油藏特征 | 第32-41页 |
·储量计算 | 第41-47页 |
第三章 油藏生产特征及开发效果分析 | 第47-62页 |
·开发历程及开发阶段划分 | 第47页 |
·油水运动特征 | 第47-51页 |
·开发效果评价 | 第51-62页 |
第四章 三维地质建模及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 第62-74页 |
·基础数据的准备 | 第62页 |
·构造模型的建立 | 第62-64页 |
·储层参数模型的建立 | 第64-65页 |
·油藏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 | 第65-66页 |
·油藏模型参数的确定 | 第66-68页 |
·历史拟合 | 第68-71页 |
·剩余油分布和水淹状况 | 第71-74页 |
第五章 综合调整方案部署 | 第74-86页 |
·调整原则 | 第74页 |
·合理开发方式分析 | 第74-77页 |
·合理开发层系的调整 | 第77页 |
·合理井网井距的确定 | 第77页 |
·合理注采井数比选择 | 第77-79页 |
·加密调整井的部署 | 第79-81页 |
·主要增产、增注措施的确定 | 第81-83页 |
·综合调整具体工作量 | 第83页 |
·产能确定及指标预测 | 第83-84页 |
·实施要求 | 第84-86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 第86-87页 |
·结论 | 第86页 |
·建议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8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