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缩略语表 | 第8-11页 |
| 1 前言 | 第11-19页 |
| 1.1 怀山药概况及其生产现状 | 第11-12页 |
| 1.2 微型块茎概况及其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 1.2.1 微型块茎萌发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13-16页 |
| 1.2.2 微型块茎萌发过程中的形态解剖学研究 | 第16页 |
| 1.2.3 微型块茎萌发过程中的内源激素研究 | 第16-17页 |
|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17-19页 |
| 2 材料方法 | 第19-25页 |
| 2.1 试验材料 | 第19页 |
| 2.2 试验方法 | 第19-23页 |
| 2.2.1 脱毒微型块茎的诱导 | 第19页 |
| 2.2.2 脱毒微型块茎的采收 | 第19页 |
| 2.2.3 脱毒微型块茎的管内萌发 | 第19-20页 |
| 2.2.4 脱毒微型块茎的管外萌发 | 第20页 |
| 2.2.5 脱毒微型块茎萌发过程中的形态解剖学及组化研究 | 第20-21页 |
| 2.2.6 脱毒微型块茎萌发过程中主要有机物及其相关酶活性和内源激素的测定 | 第21-23页 |
| 2.3 数据统计及处理 | 第23-25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5-47页 |
| 3.1 脱毒微型块茎的管内萌发 | 第25-28页 |
| 3.1.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脱毒微型块茎萌发的影响 | 第25-27页 |
| 3.1.2 体积大小对脱毒微型块茎萌发的影响 | 第27-28页 |
| 3.1.3 贮藏温度和时间对脱毒微型块茎萌发的影响 | 第28页 |
| 3.2 脱毒微型块茎的管外萌发 | 第28-30页 |
| 3.2.1 体积大小对脱毒微型块茎萌发的影响 | 第28-29页 |
| 3.2.2 贮藏温度和时间对脱毒微型块茎萌发的影响 | 第29-30页 |
| 3.3 脱毒微型块茎萌发的生理生化机制研究 | 第30-47页 |
| 3.3.1 脱毒微型块茎萌发过程中的形态解剖学及组化研究 | 第30-31页 |
| 3.3.2 脱毒微型块茎萌发过程中主要有机物的变化 | 第31-35页 |
| 3.3.3 脱毒微型块茎萌发过程中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 第35-42页 |
| 3.3.4 脱毒微型块茎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 | 第42-47页 |
| 4 讨论 | 第47-57页 |
| 4.1 外界条件对微型块茎萌发的影响 | 第47-49页 |
| 4.1.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微型块茎萌发的影响 | 第47-48页 |
| 4.1.2 贮藏温度对微型块茎萌发的影响 | 第48-49页 |
| 4.2 体积大小对微型块茎萌发的影响 | 第49页 |
| 4.3 微型块茎萌发的生理生化机制 | 第49-57页 |
| 4.3.1 微型块茎萌发过程中的形态解剖学及组化研究 | 第49-50页 |
| 4.3.2 微型块茎萌发过程中主要有机物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 第50-53页 |
| 4.3.3 微型块茎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 | 第53-57页 |
| 5 结论 | 第57-60页 |
| 图版 | 第60-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73页 |
| 致谢 | 第73-7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参加的项目 | 第75-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