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居住区规划论文

改革开放初期的无锡住宅小区设计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7页
    1.1 研究背景第8页
        1.1.1 研究背景第8页
        1.1.2 课题起源第8页
    1.2 概念界定第8-10页
        1.2.1 范围界定第9页
        1.2.2 空间范围第9-10页
    1.3 研究综述第10-13页
        1.3.1 无锡改革开放初期住宅小区的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2 相关研究第11-13页
        1.3.3 小结第13页
    1.4 研究目标第13页
    1.5 研究方法第13-17页
        1.5.1 资料收集部分第13-14页
        1.5.2 理论研究部分第14页
        1.5.3 研究视角第14页
        1.5.4 研究思路第14页
        1.5.5 论文框架第14-17页
第二章 改革开放初期无锡住宅小区的产生背景及阶段划分第17-23页
    2.1 改革开放初期无锡住宅小区的产生背景第17-21页
        2.1.1 国内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背景第17-18页
        2.1.2 无锡的自然地理人文环境第18-19页
        2.1.3 无锡的地域人文环境第19-21页
    2.2 改革开放初期无锡住宅小区设计的发展沿革第21页
        2.2.1 恢复阶段--艰难起步(1979~1984年)第21页
        2.2.2 发展阶段--萌芽与试验(1985~1991年)第21页
        2.2.3 繁荣阶段--走向现代化(1992~1999年)第21页
    2.3 改革开放初期无锡住宅小区建筑的保存现状第21-22页
    2.4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三章“文革”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无锡住宅小区设计研究第23-37页
    3.1 社会背景及影响因素第23-26页
        3.1.1 政治上的拨乱反正第23页
        3.1.2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发展第23页
        3.1.3 城市化水平提高及“上山下乡”返潮第23-24页
        3.1.4 以经济、适用为主的住房政策第24-25页
        3.1.5 福利分房为主的分房制度第25-26页
        3.1.6 满足基本居住需求的生活方式第26页
    3.2 总体规划特征第26-29页
        3.2.1 以节约用地,提高居住密度为主的设计思想第26-27页
        3.2.2 行列式布局为主的规划特征第27-29页
    3.3 户型设计特点第29-33页
        3.3.1 小面积的户型标准第29页
        3.3.2 共用厨卫的户型平面特征第29-31页
        3.3.3 功能紧凑的梯间式住宅第31-32页
        3.3.4 采光良好的外廊式住宅第32页
        3.3.5 灵活多变的点式住宅第32-33页
    3.4 支撑体住宅的实践第33-35页
        3.4.1 支撑体住宅理论第33页
        3.4.2 在无锡的实践第33-35页
    3.5 矛盾及设计趋势第35-36页
    3.6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下的无锡住宅小区设计研究第37-52页
    4.1 社会背景及影响因素第37-39页
        4.1.1 社会主义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确立第37页
        4.1.2 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第37页
        4.1.3 提高居住面积的住房政策第37页
        4.1.4 住房制度商品化与建设主体转变第37-38页
        4.1.5 多元化的生活方式第38-39页
    4.2 总体规划特征第39-43页
        4.2.1 综合开发的设计思想第39-40页
        4.2.2 打破行列式布局第40页
        4.2.3 注重室外空间氛围的营造第40-41页
        4.2.4 对比、韵律的设计手法第41-43页
    4.3 户型设计特点第43-46页
        4.3.1“套型”标准设计第43页
        4.3.2 方厅型的平面特征第43页
        4.3.3 户型多样化的设计第43-46页
    4.4 建筑单体特征第46-48页
        4.4.1 垂直分割的建筑立面第46页
        4.4.2 富有时代气息的立面装饰第46-47页
        4.4.3 对江南传统建筑形式的追求第47-48页
    4.5 公建配套和绿化系统设计研究第48-50页
        4.5.1 完善齐全的配套设施第48-49页
        4.5.2 顺而不穿、通而不畅的道路设计第49-50页
    4.6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无锡住宅小区设计研究第52-65页
    5.1 社会背景及影响因素第52-54页
        5.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式确立第52页
        5.1.2 经济快速持续增长第52页
        5.1.3 住房商品化与房地产兴起第52-53页
        5.1.4 多样化的生活需求转变第53-54页
    5.2 总体规划特征第54-57页
        5.2.1 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第54-55页
        5.2.2 欧陆风格设计的探索第55页
        5.2.3 邻里空间为特征的布局方式第55-57页
    5.3 户型设计特点第57-61页
        5.3.1 起居型的居住模式第57-60页
        5.3.2 户型设计多样化进一步发展第60页
        5.3.3 南北通透的板式住宅第60-61页
        5.3.4 商住合一的沿街住宅第61页
    5.4 单调到自由灵活的建筑群体空间组合第61-63页
    5.5 公建配套第63-64页
        5.5.1 方格网到自由曲线的道路线型第63页
        5.5.2 由非机动车到机动车的停车设计第63-64页
        5.5.3 集中到分散的公共服务设施第64页
    5.6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结语第65-67页
致谢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附录一:本文重点研究26个住宅小区一览表第71-72页
附录二:1979~1999年无锡住宅小区一览表第72-76页
附录三: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粉煤灰细骨料混凝土性能的试验研究
下一篇:HPFL加固预制空心板的平面内整体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