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 1.1 选题背景 | 第8页 |
| 1.2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 1.3 无线传感器定位算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1.3.1 固定节点定位算法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1.3.2 移动节点定位算法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1页 |
| 1.5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11-13页 |
| 第二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 | 第13-26页 |
| 2.1 定位性能评价标准 | 第13-14页 |
| 2.2 定位机制 | 第14-17页 |
| 2.3 测距定位算法 | 第17-20页 |
| 2.3.1 TOA技术 | 第17页 |
| 2.3.2 TDOA技术 | 第17-18页 |
| 2.3.3 AOA技术 | 第18-19页 |
| 2.3.4 RSSI技术 | 第19-20页 |
| 2.4 非测距定位算法 | 第20-25页 |
| 2.4.1 Centroid算法 | 第20页 |
| 2.4.2 DV-HOP算法 | 第20页 |
| 2.4.3 Amorphous算法 | 第20-21页 |
| 2.4.4 Convex算法 | 第21-22页 |
| 2.4.5 APIT定位算法 | 第22-24页 |
| 2.4.6 MDS定位算法 | 第24-25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3章 井下巷道空间特征与无线信号传播模型 | 第26-35页 |
| 3.1 井下空间特征及覆盖分析 | 第26-28页 |
| 3.2 井下巷道信标节点定位分析 | 第28-32页 |
| 3.3 井下信号传播模型 | 第32-34页 |
| 3.3.1 自由空间模型 | 第32-33页 |
| 3.3.2 双向地面反射模型 | 第33-34页 |
| 3.3.3 井下RSSI测距模型 | 第34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四章 基于三维DV-HOP的井下固定节点定位算法 | 第35-46页 |
| 4.1 三维DV-HOP算法分析 | 第35-37页 |
| 4.2 三维DV-HOP改进算法 | 第37-40页 |
| 4.2.1 跳数修正 | 第37-38页 |
| 4.2.2 未知节点到信标节点的距离修正 | 第38-39页 |
| 4.2.3 刷选机制 | 第39-40页 |
| 4.3 改进的三维DV-HOP算法步骤 | 第40-41页 |
| 4.4 算法仿真 | 第41-44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 第五章 基于信号强度的井下蒙特卡洛算法 | 第46-56页 |
| 5.1 蒙特卡洛算法 | 第46-48页 |
| 5.2 井下中心蒙特卡洛算法 | 第48-50页 |
| 5.3 基于信号强度的井下蒙特卡洛算法 | 第50-52页 |
| 5.4 实验仿真 | 第52-55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 6.1 本文总结 | 第56页 |
| 6.2 未来展望 | 第56-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