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3 血管壁搏动位移检测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第13-17页 |
1.4.1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1.4.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4-17页 |
第二章 方法原理 | 第17-37页 |
2.1 斑点追踪的原理 | 第17-19页 |
2.2 光流场的原理 | 第19-24页 |
2.2.1 光流场的分类 | 第21-22页 |
2.2.2 Lucas-Kanade算法 | 第22-24页 |
2.3 基于Field Ⅱ的颈动脉血管壁搏动仿真方法 | 第24-37页 |
2.3.1 超声成像的原理 | 第24-27页 |
2.3.2 Field Ⅱ仿真原理 | 第27-30页 |
2.3.3 颈动脉血管壁搏动仿真方法 | 第30-37页 |
第三章 实验 | 第37-49页 |
3.1 仿真实验 | 第37-45页 |
3.1.1 颈动脉血管B超扫描图像序列仿真 | 第37-40页 |
3.1.2 基于斑点追踪的血管壁搏动位移提取 | 第40-42页 |
3.1.3 基于光流场的血管壁搏动位移提取 | 第42-43页 |
3.1.4 两种方法分析比较 | 第43-45页 |
3.2 临床实验 | 第45-49页 |
第四章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49-59页 |
4.1 仿真实验结果 | 第49-55页 |
4.1.1 斑点追踪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9-52页 |
4.1.2 光流场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2-54页 |
4.1.3 两者误差比较 | 第54-55页 |
4.2 临床实验结果 | 第55-59页 |
4.2.1 斑点追踪的血管壁搏动位移 | 第56页 |
4.2.2 光流场的血管壁搏动位移 | 第56-57页 |
4.2.3 两种方法的分析结果 | 第57-59页 |
第五章 总结和下一步工作 | 第59-61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59-60页 |
5.2 下一步工作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