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1-19页 |
一、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及评述 | 第11-16页 |
(一) 关于信息社会的研究 | 第12-14页 |
(二) 关于信息社会和人发展的关系研究 | 第14-16页 |
三、研究的思路和主要方法 | 第16页 |
(一) 研究的思路 | 第16页 |
(二) 研究的方法 | 第16页 |
四、概念解释 | 第16-19页 |
(一) 信息社会 | 第16-17页 |
(二) 人和人的发展 | 第17-19页 |
第一章 信息社会影响人发展的社会条件 | 第19-27页 |
1.1 实践方式的变革 | 第19-21页 |
1.1.1 劳动工具的智能化 | 第20页 |
1.1.2 劳动者的知识化 | 第20-21页 |
1.1.3 劳动对象的数字化 | 第21页 |
1.2 交往方式的变革 | 第21-23页 |
1.2.1 网络交往方式 | 第22页 |
1.2.2 网络交往方式的基本特点 | 第22-23页 |
1.3 社会分工的发展 | 第23-25页 |
1.3.1 信息社会突破了旧式分工,使生产劳动从“体力分工”变成“脑力分工” | 第23-25页 |
1.3.2 信息社会突破了旧式分工的限制,使人有了更多选择职业的自主性 | 第25页 |
1.4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 | 第25-27页 |
1.4.1 工作方式的信息化 | 第25页 |
1.4.2 生活方式的信息化 | 第25-27页 |
第二章 信息社会对人发展的双重影响 | 第27-38页 |
2.1 信息社会对人的发展的积极影响 | 第27-33页 |
2.1.1 推动人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 第27-29页 |
2.1.2 实现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极大满足 | 第29-30页 |
2.1.3 丰富了人的社会关系 | 第30-31页 |
2.1.4 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 | 第31-33页 |
2.2 信息社会对人发展的消极影响 | 第33-38页 |
2.2.1 对人的创造力的提高带来冲击 | 第33页 |
2.2.2 “系统化暴力”剥夺人们对需求的自由选择权利 | 第33-34页 |
2.2.3 异化了人的社会关系 | 第34-36页 |
2.2.4 带来了人的自我认同危机 | 第36页 |
2.2.5 引发了社会道德危机 | 第36-38页 |
第三章 克服消极影响促进信息社会人的发展 | 第38-45页 |
3.1 信息社会对人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分析 | 第38-41页 |
3.1.1 客观因素 | 第38-39页 |
3.1.2 主观因素 | 第39-41页 |
3.2 信息社会促进人的发展的具体途径 | 第41-45页 |
3.2.1 客观途径 | 第41-43页 |
3.2.2 主观途径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