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绪论 | 第10-14页 |
一、冯衍及其作品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 第12-14页 |
第一章 两汉之际与冯衍 | 第14-28页 |
一、两汉之际的社会背景与士人心态 | 第14-18页 |
二、儒道互补的文学思潮与归隐意识 | 第18-19页 |
三、冯衍生平及其思想 | 第19-22页 |
四、冯衍“才高不遇”探因 | 第22-28页 |
第二章 冯衍创作分期 | 第28-46页 |
一、冯衍前期创作(公元27年降光武前) | 第28-34页 |
二、冯衍中期创作(公元27年降光武后—公元52年退隐前) | 第34-36页 |
三、冯衍后期作品研究(公元 52 年退隐后) | 第36-46页 |
第三章 冯衍的艺术特色 | 第46-54页 |
一、长于春秋,善用典故 | 第46-49页 |
二、骈体化的语言特征 | 第49-50页 |
三、纵横任气、激昂豁达的文风 | 第50-54页 |
第四章 对前人的继承发展与对后世的影响 | 第54-59页 |
一、对抒情赋的继承发展与对后世的影响 | 第54-55页 |
二、对铭文的大力创作 | 第55-59页 |
结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