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0-19页 |
1.1 斜头畸形的概念和分类 | 第10页 |
1.1.1 斜头畸形的概念 | 第10页 |
1.1.2 斜头畸形的分类 | 第10页 |
1.2 颅缝闭合性斜头畸形的病理基础 | 第10页 |
1.3 颅缝闭合性斜头畸形的诊断 | 第10-11页 |
1.3.1 CVAI测量 | 第10-11页 |
1.3.2 CT三维重建 | 第11页 |
1.4 颅缝闭合性斜头的治疗 | 第11页 |
1.5 颅缝闭合性斜头与睡眠障碍 | 第11页 |
1.6 睡眠障碍的概念和分类 | 第11-12页 |
1.6.1 睡眠障碍的概念 | 第11-12页 |
1.6.2 睡眠障碍的分类 | 第12页 |
1.7 睡眠障碍的常见症状及发病机制 | 第12-17页 |
1.7.1 失眠(Insomnia) | 第12页 |
1.7.2 睡眠相关性呼吸障碍(Sleep-related breathing disorders) | 第12-13页 |
1.7.3 中枢障碍性嗜睡(Central Disorders of Hypersomnolence) | 第13-15页 |
1.7.4 昼夜节律性睡眠觉醒障碍(Circadian Rhythm Sleep-Wake Di sorders) | 第15页 |
1.7.5 异态睡眠(Parasomnias) | 第15-16页 |
1.7.6 睡眠相关性运动障碍(Sleep-Related Movement Disorders) | 第16-17页 |
1.8 儿童睡眠障碍的西医治疗 | 第17页 |
1.9 儿童睡眠障碍的中医研究 | 第17-18页 |
1.10 靳三针治疗睡眠障碍的理论基础 | 第18页 |
1.11 简明婴儿睡眠问卷(BISQ) | 第18-19页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19-29页 |
2.1 研究目的 | 第19页 |
2.2 研究资料 | 第19页 |
2.2.1 病例来源 | 第19页 |
2.2.2 诊断标准 | 第19页 |
2.2.3 纳入标准 | 第19页 |
2.2.4 剔除标准 | 第19页 |
2.3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2.3.1 分组方法 | 第20页 |
2.3.2 治疗方法 | 第20页 |
2.3.3 观察指标及方法 | 第20-21页 |
2.3.4 注意事项 | 第21页 |
2.3.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21页 |
2.4 结果与分析 | 第21-27页 |
2.4.1 两组患儿性别、年龄、CVAI比较 | 第21-22页 |
2.4.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各项指标对比 | 第22-24页 |
2.4.3 针药组患儿治疗前后对比 | 第24-25页 |
2.4.4 西药组患儿治疗前后对比 | 第25-26页 |
2.4.5 两组患儿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 | 第26-27页 |
2.5 讨论 | 第27-28页 |
2.5.1 睡眠潜伏期 | 第27页 |
2.5.2 持续睡眠时间 | 第27页 |
2.5.3 总睡眠时间 | 第27页 |
2.5.4 睡眠效率 | 第27-28页 |
2.5.5 靳三针与SP患儿的睡眠障碍 | 第28页 |
2.6 不足与展望 | 第28-29页 |
结语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3页 |
附录 | 第33-35页 |
致谢 | 第35-36页 |
附件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