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传输中最优对偶框架的构造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2 框架理论的发展 | 第11-12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2-15页 |
第二章 预备知识 | 第15-26页 |
2.1 框架与算子的相关概念 | 第15-20页 |
2.2 对偶框架的相关定义 | 第20-22页 |
2.3 最优对偶框架的相关定义 | 第22-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三章 框架在信号编码中的应用研究 | 第26-33页 |
3.1 框架对信号编码解码方式的介绍 | 第26-29页 |
3.2 对已有重构方法的改进 | 第29-3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最优对偶框架的构造 | 第33-44页 |
4.1 最优对偶框架构造的回顾与总结 | 第33-36页 |
4.1.1 一般最优对偶框架的构造 | 第33-35页 |
4.1.2 基于概率模型最优对偶框架的构造 | 第35-36页 |
4.2 最优对偶框架的相关结论 | 第36-38页 |
4.3 构造最优对偶框架的一般步骤 | 第38页 |
4.4 基于特征值法的最优对偶框架的构造 | 第38-43页 |
4.4.1 一般最优对偶框架的构造 | 第38-41页 |
4.4.2 基于概率模型最优对偶框架的构造 | 第41-4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数值算例和模拟实验 | 第44-51页 |
第六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 第51-53页 |
6.1 论文总结 | 第51页 |
6.2 论文展望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