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8-10页 |
2 D介子系统的混合与衰变 | 第10-22页 |
2.1 D~0-(D|-)~0混合及破坏 | 第10-13页 |
2.2 介子系统的稀有衰变 | 第13-16页 |
2.3 介子系统的半轻衰变 | 第16-22页 |
3 有效哈密顿量方法 | 第22-30页 |
3.1 有效哈密顿量的基本思想 | 第22-23页 |
3.2 短距离QCD效应 | 第23-26页 |
3.3 Wilson系数随能标的演化 | 第26-29页 |
3.4 利用有效哈密顿量方法计算强子弱衰变的一般步骤 | 第29-30页 |
4 光锥求和规则 | 第30-39页 |
4.1 光锥求和规则的基本思想 | 第30-33页 |
4.2 介子的光锥分布振幅 | 第33-39页 |
5 D_s→K*跃迁形状因子的计算及其在半轻衰变中的应用 | 第39-50页 |
5.1 D_s→K*跃迁形状因子的定义及表达式 | 第39-42页 |
5.2 形状因子的数值结果与讨论 | 第42-47页 |
5.3 半轻衰变的分支比与CKM矩阵元 | 第47-50页 |
结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