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消化系及腹部疾病论文--肝及胆疾病论文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旁分泌物IL-10对肝星形细胞的抑制与凋亡作用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中英文对照第12-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21页
    1.1 肝脏疾病第13-15页
        1.1.1 肝损伤及其治疗第13-14页
        1.1.2 肝纤维化与肝星形细胞研究进展第14-15页
    1.2 干细胞与干细胞治疗第15-18页
        1.2.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第16-17页
        1.2.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肝纤维化的途径第17-18页
    1.3 白细胞介素-10第18-21页
        1.3.1 白细胞介素-10 的主要功能第18页
        1.3.2 白细胞介素-10 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第18-21页
第2章 材料与试剂第21-25页
    2.1 实验动物第21页
    2.2 仪器第21-22页
    2.3 试剂第22-23页
    2.4 主要试剂的配方第23-25页
        2.4.1 磷酸盐缓冲液(PBS)的配制第23页
        2.4.2 10×TBS、1×TBST的配制第23页
        2.4.3 基础培养基的配制第23页
        2.4.4 成脂培养基第23-24页
        2.4.5 成骨培养基第24页
        2.4.6 1L 0.25%胰酶-EDTA配制第24-25页
第3章 实验方法第25-32页
    3.1 BMSCs的分离培养和鉴定第25-26页
        3.1.1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BMSCs第25页
        3.1.2 BMSCs的培养第25页
        3.1.3 BMSCs的鉴定第25-26页
            3.1.3.1 免疫组化检测BMSCs特异性表型第25-26页
            3.1.3.2 BMSCs的成骨成脂诱导分化实验第26页
    3.2 HSCs的分离培养与鉴定第26-28页
        3.2.1 非灌流法提取HSCs第26-27页
        3.2.2 HSCs的鉴定第27-28页
            3.2.2.1 免疫组化检测大鼠HSCs的特异性蛋白第27-28页
            3.2.2.2 大鼠HSCs的油红O染色及苏木素染色第28页
    3.3 BMSCs上清对HSCs的影响第28-29页
        3.3.1 第3代BMSCs生长曲线的绘制第28页
        3.3.2 第3代BMSCs培养上清的收集第28页
        3.3.3 第3代BMSCs培养上清中IL-10 浓度检测第28-29页
        3.3.4 BMSCs上清作用于HSCs实验第29页
    3.4 BMSCs与HSCs Transwell共培养第29-31页
        3.4.1 实验分组第29页
        3.4.2 细胞上清收集和细胞形态观察第29-30页
        3.4.3 HSCs上清中IL-10 和TGF-β1 的浓度检测第30页
        3.4.4 Western blot检测HSCs中caspase-3 和α-SMA蛋白的表达第30-31页
            3.4.4.1 HSCs细胞全蛋白的提取第30页
            3.4.4.2 蛋白定量第30页
            3.4.4.3 SDS-PAGE电泳第30-31页
    3.5 数据统计第31-32页
第4章 实验结果第32-46页
    4.1 BMSCs的分离培养与鉴定第32-34页
    4.2 HSCs的分离培养与鉴定第34-37页
        4.2.1 细胞形态学观察第34页
        4.2.2 HSCs的油红O染色结果第34-35页
        4.2.3 免疫组化检测HSCs特异性蛋白的表达结果第35-36页
        4.2.4 HSCs第 2、5 代细胞GFAP免疫组化结果第36-37页
    4.3 BMSCs上清对HSCs的作用第37-40页
        4.3.1 第3代BMSCs生长曲线的绘制第37-38页
        4.3.2 第3代BMSCs上清中IL-10 浓度的检测第38页
        4.3.3 BMSCs上清作用后HSCs细胞形态学变化第38-39页
        4.3.4 BMSCs上清作用后HSCs生长曲线的变化第39-40页
    4.4 BMSCs与HSCs Transwell共培养结果第40-46页
        4.4.1 HSCs的细胞形态学变化第40-41页
        4.4.2 Elisa检测HSCs上清中IL-10 和TGF-β1 的浓度第41-43页
        4.4.3 共培养后HSCsα-SMA和caspase-3 蛋白的表达情况第43-46页
第5章 结论第46-47页
第6章 讨论第47-51页
参考文献第51-58页
作者简介第58-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218例行肝脏活检的急慢性肝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
下一篇:TREM2蛋白的表达促进布鲁氏菌巨噬细胞内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