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虞美人草》的“我执”观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11-22页 |
第一节 文献综述及问题的提出 | 第11-19页 |
一. 《虞美人草》研究在日本 | 第11-17页 |
二. 《虞美人草》研究在中国 | 第17-18页 |
三. 课题展望 | 第18-19页 |
第二节 关键词“我执”辨析 | 第19-22页 |
一. “我执”的内涵 | 第19-21页 |
二. “我执”与“自我本位” | 第21-22页 |
第一章 “我执”的形象演绎 | 第22-33页 |
第一节 狂狷浮华的女主人公甲野藤尾 | 第22-27页 |
一. 活在“自我”中的新女性 | 第22-24页 |
二. “冰糖式”的恋爱观 | 第24-25页 |
三. 喜剧时代的悲剧结局 | 第25-27页 |
第二节 偏执虚荣的诗人小野清三 | 第27-30页 |
一. 对金怀表的执念 | 第27-28页 |
二. 摇摆不定的爱情观 | 第28-29页 |
三. “文明”的局内人 | 第29-30页 |
第三节 歹毒势利的贵妇谜女 | 第30-33页 |
一. 操纵女儿的爱情 | 第31页 |
二. 窃取继子的家产 | 第31-33页 |
第二章 “我执”成因分析 | 第33-43页 |
第一节 人性中固有的私心私欲 | 第33-38页 |
一. 紫色的藤尾 | 第33-36页 |
二. 水底的海藻 | 第36-37页 |
三. 六叠房的人生观 | 第37-38页 |
第二节 错位的家庭关系 | 第38-39页 |
第三节 “文明开化”的冲击 | 第39-43页 |
一. 文明的电灯 | 第39-40页 |
二. “良妻贤母” | 第40-41页 |
三. “美的生活” | 第41-43页 |
第三章 破除“我执”与灵魂救赎 | 第43-50页 |
第一节 “道义”的回归 | 第43-45页 |
第二节 死住在生的隔壁 | 第45-50页 |
一. 向死而生的虞美人草 | 第45-47页 |
二. 冥府的憧憬 | 第47-50页 |
第四章 《虞美人草》“我执”观的意义与价值 | 第50-58页 |
第一节 在作者自身思想发展转变过程中的意义 | 第50-51页 |
第二节 在近代日本文化思想史上的价值 | 第51-53页 |
第三节 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价值 | 第53-58页 |
一. 共同的文化选择 | 第53-56页 |
二. 鲁迅对夏目漱石的超越 | 第56-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