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2页 |
1.1 引言 | 第12页 |
1.2 君迁子概述 | 第12-13页 |
1.3 植物无融合生殖的概念和分类 | 第13-14页 |
1.4 无融合生殖在果树育种中的意义 | 第14页 |
1.5 果树无融合生殖研究进展 | 第14-19页 |
1.5.1 果树无融合生殖特性的发现及资源类型 | 第14-15页 |
1.5.2 果树无融合生殖特性的初步确定 | 第15页 |
1.5.3 果树无融合生殖能力及调控 | 第15-16页 |
1.5.4 果树无融合生殖的类型及胚胎学鉴定 | 第16-17页 |
1.5.5 果树无融合生殖后代的鉴定 | 第17-19页 |
1.6 果树无融合生殖的机理 | 第19-20页 |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君迁子无融合生殖能力调查 | 第22-30页 |
2.1 供试材料 | 第22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2-23页 |
2.2.1 君迁子无融合生殖能力筛查 | 第22页 |
2.2.2 花粉蒙导 | 第22-23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3-27页 |
2.3.1 君迁子雌株群体无融合生殖能力分析 | 第23-24页 |
2.3.2 花粉蒙导君迁子无融合生殖 | 第24-27页 |
2.4 讨论 | 第27-30页 |
2.4.1 君迁子花粉隔离方法的探究 | 第27页 |
2.4.2 君迁子无融合生殖能力与花粉蒙导之间关系的探讨 | 第27页 |
2.4.3 果树无融合生殖率计算方法的探讨 | 第27-30页 |
第三章 君迁子无融合生殖后代一致性鉴定 | 第30-42页 |
3.1 试验材料 | 第30页 |
3.2 试验方法 | 第30-33页 |
3.2.1 试验仪器 | 第30页 |
3.2.2 主要试剂 | 第30页 |
3.2.3 试验设计 | 第30-33页 |
3.2.4 数据分析 | 第33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3-41页 |
3.3.1 不同生殖方式君迁子的发芽率比较 | 第33-34页 |
3.3.2 不同生殖方式君迁子幼苗生长量比较 | 第34页 |
3.3.3 君迁子无融合生殖幼苗群体的SSR分子标记分析 | 第34-35页 |
3.3.4 君迁子无融合生殖的引物筛选 | 第35-36页 |
3.3.5 君迁子无融合生殖后代群体SSR分子标记的一致性分析 | 第36-41页 |
3.4 讨论 | 第41-42页 |
3.4.1 无融合生殖后代形态均一性 | 第41页 |
3.4.2 多态性引物对无融合生殖后代的分析检测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君迁子无融合生殖胚囊发育进程 | 第42-52页 |
4.1 试验材料 | 第42页 |
4.2 试验方法 | 第42-46页 |
4.2.1 试验仪器 | 第42页 |
4.2.2 主要试剂 | 第42页 |
4.2.3 试验设计 | 第42-46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46-49页 |
4.3.1 君迁子无融合生殖胚珠、胚囊的发育 | 第46-47页 |
4.3.2 君迁子雌花外部形态与子房内部发育的进程 | 第47-49页 |
4.4 讨论 | 第49-52页 |
4.4.1 君迁子兼性无融合生殖特性 | 第49页 |
4.4.2 君迁子无融合生殖类型 | 第49-5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5.1 结论 | 第52-53页 |
5.2 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2页 |
致谢 | 第62-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