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

LZNSH农村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3页
    1.1 研究的选题背景和意义第7-8页
        1.1.1 研究背景第7页
        1.1.2 研究意义第7-8页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8-11页
        1.2.1 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第8-10页
        1.2.2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第10-11页
    1.3 研究内容和思路第11-13页
        1.3.1 研究内容第11页
        1.3.2 研究方法第11页
        1.3.3 技术路线第11-13页
第二章 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概述第13-20页
    2.1 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和特点第13-14页
        2.1.1 中小企业划分标准第13页
        2.1.2 中小企业经营特征第13-14页
    2.2 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特点及风险成因第14-16页
        2.2.1 信贷业务特点第14-15页
        2.2.2 信贷风险划分第15页
        2.2.3 信贷风险成因第15-16页
    2.3 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评价方法第16-20页
        2.3.1 传统分析法第16-17页
        2.3.2 信用评分法第17-19页
        2.3.3 两大类信贷风险管理方法和模型的评价第19-20页
第三章 LZNSH农商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现状第20-31页
    3.1 LZNSH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历程第20-21页
    3.2 LZNSH农村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发展概况第21-25页
        3.2.1 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借贷规模第21-22页
        3.2.2 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客户分布第22-23页
        3.2.3 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产品类型第23-24页
        3.2.4 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借贷质量第24-25页
    3.3 LZNSH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体系第25-31页
        3.3.1 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第25-27页
        3.3.2 风险管理制度体系第27-28页
        3.3.3 风险管理流程体系第28-29页
        3.3.4 风险管理考核体系第29-31页
第四章 LZNSH农商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第31-38页
    4.1 信贷风险管理组织不健全第31-32页
    4.2 信贷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第32-33页
    4.3 信贷风险管理流程不科学第33-34页
    4.4 信用风险评价管理较滞后第34-35页
    4.5 信贷风险管理考核不到位第35-36页
    4.6 信贷贷后跟踪管理缺乏第36-38页
第五章 LZNSH农商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优化对策第38-55页
    5.1 信贷风险管理组织重构第38-40页
        5.1.1 设立信贷风险政策制度委员会第38-39页
        5.1.2 提升贷款审查委员会管理地位第39页
        5.1.3 成立信贷项目档案管理中心第39页
        5.1.4 提升和完善风险管理部职能第39页
        5.1.5 提高贷款检查中心的管理力度第39-40页
    5.2 信贷风险管理制度完善第40-41页
        5.2.1 树立风险制度管理意识第40页
        5.2.2 建立风险制度体系框架第40-41页
        5.2.3 强化信贷风险制度制定第41页
        5.2.4 贯彻信贷风险制度执行第41页
    5.3 信贷风险管理流程再造第41-44页
        5.3.1 向流程银行业务模式转型第41-42页
        5.3.2 建立风险流程管理体系第42-43页
        5.3.3 强化信贷风险流程制定第43-44页
        5.3.4 贯彻信贷风险流程执行第44页
    5.4 信用风险评价管理改进第44-51页
        5.4.1 信贷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44-45页
        5.4.2 信贷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第45-50页
        5.4.3 信贷信用风险等级的确定第50-51页
    5.5 信贷风险管理考核提升第51-53页
        5.5.1 建立信贷项目考核管理模式第51-52页
        5.5.2 建立上下结合风险层级化考核第52页
        5.5.3 优化信贷考核内容和指标设计第52-53页
    5.6 信贷贷后跟踪管理强化第53-55页
        5.6.1 转变本行重贷轻管观念第53页
        5.6.2 加强贷后跟踪技能培训第53页
        5.6.3 建立贷后风险预警机制第53-55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相关研究--基于微利、亏损公司的数据分析
下一篇:内部控制对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