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 前言 | 第9-25页 |
1.1 猪圆环病毒疫苗 | 第9-14页 |
1.1.1 灭活疫苗 | 第9-10页 |
1.1.2 弱毒疫苗 | 第10页 |
1.1.3 亚单位疫苗 | 第10-11页 |
1.1.4 活载体疫苗 | 第11-12页 |
1.1.5 口服疫苗 | 第12页 |
1.1.6 核酸疫苗 | 第12-13页 |
1.1.7 嵌合疫苗 | 第13页 |
1.1.8 标记疫苗 | 第13页 |
1.1.9 小结 | 第13-14页 |
1.2 疫苗佐剂的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1.2.1 佐剂的定义与起源 | 第14-15页 |
1.2.2 佐剂的种类 | 第15-18页 |
1.2.3 佐剂的作用机制 | 第18页 |
1.3 糖类在疫苗佐剂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1.4 菊糖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 第19-24页 |
1.4.1 菊糖的分布 | 第19页 |
1.4.2 菊糖的理化性质 | 第19-20页 |
1.4.3 菊糖的制备方法 | 第20-21页 |
1.4.4 菊糖的功能与应用 | 第21-24页 |
1.5 菊糖疫苗佐剂 | 第24-25页 |
二 材料与方法 | 第25-37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5-27页 |
2.1.1 实验试剂 | 第25页 |
2.1.2 生物材料 | 第25-26页 |
2.1.3 实验仪器 | 第26-27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7-37页 |
2.2.1 结合物的制备 | 第27-28页 |
2.2.2 SDS-PAGE电泳 | 第28-30页 |
2.2.3 尺寸排阻层析 | 第30-31页 |
2.2.4 内源荧光光谱 | 第31页 |
2.2.5 热稳定性测定 | 第31-32页 |
2.2.6 动物免疫 | 第32页 |
2.2.7 包被抗原BSA-INU的制备 | 第32页 |
2.2.8 抗体滴度检测 | 第32-36页 |
2.2.9 数据统计学分析 | 第36-37页 |
三 结果与分析 | 第37-44页 |
3.1 结合物的分析 | 第37-40页 |
3.1.1 SDS-PAGE电泳分析 | 第37页 |
3.1.2 尺寸排阻层析 | 第37-38页 |
3.1.3 内源荧光光谱分析 | 第38-39页 |
3.1.4 热稳定性测定分析 | 第39-40页 |
3.2 免疫原性分析 | 第40-44页 |
3.2.1 PCV2 特异性抗体Ig G的检测 | 第40-41页 |
3.2.2 PCV2 特异性抗体Ig G亚型的检测 | 第41页 |
3.2.3 PCV2 特异性抗体Ig M的检测 | 第41-42页 |
3.2.4 抗PCV2 的抗体的特异性检测 | 第42页 |
3.2.5 抗PCV2 的抗体的亲和性检测 | 第42-43页 |
3.2.6 菊糖佐剂特异性抗体的检测 | 第43-44页 |
四 讨论 | 第44-45页 |
五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