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1.引言 | 第9-16页 |
1.1 选题的意义及目的 | 第9-10页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3页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重点和难点 | 第13-16页 |
1.3.1 研究的内容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3 研究重点和难点 | 第15-16页 |
2.北魏时期历史文化背景 | 第16-23页 |
2.1 佛教和佛教艺术初传汉土 | 第16-18页 |
2.2 北魏时期的宗教信仰状况 | 第18-19页 |
2.3 北魏时期佛教概述 | 第19-23页 |
3.北魏时期龙门石窟礼佛图的造像分析 | 第23-32页 |
3.1 古阳洞 | 第23-26页 |
3.2 宾阳洞 | 第26-28页 |
3.3 石窟寺 | 第28-30页 |
3.4 礼佛图艺术特色 | 第30-32页 |
4.龙门石窟与其他石窟礼佛图的相互关系 | 第32-42页 |
4.1 巩县石窟礼佛图分析 | 第32-34页 |
4.2 云冈石窟礼佛图分析 | 第34-36页 |
4.3 敦煌莫高窟礼佛图 | 第36-39页 |
4.4 礼佛图造像风格上的继承与发展 | 第39-42页 |
5.北魏龙门石窟礼佛图的文化折射及价值体现 | 第42-49页 |
5.1 南朝文化的影响 | 第42-44页 |
5.2 礼佛图对中国人物造型艺术的影响 | 第44-45页 |
5.3 礼佛图的历史意义和文化艺术价值 | 第45-46页 |
5.4 北魏龙门石窟在佛教造像艺术及中国石窟发展中的作用 | 第46-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附图 | 第52-58页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