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1 国外关于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信贷配给理论的研究 | 第9-10页 |
1.2.2 国内关于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信贷配给问题的研究 | 第10-11页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1-12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4 创新点和不足 | 第12-13页 |
第2章 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信贷配给问题的相关理论分析 | 第13-19页 |
2.1 信贷配给理论 | 第13-14页 |
2.1.1 信贷配给产生的微观基础 | 第13页 |
2.1.2 信贷配给的宏观经济含义 | 第13-14页 |
2.1.3 减轻信贷配给的机制 | 第14页 |
2.2 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理论 | 第14-16页 |
2.2.1 支付能力理论 | 第14-15页 |
2.2.2 权益理论 | 第15页 |
2.2.3 房地产泡沫理论 | 第15-16页 |
2.3 住房抵押贷款流动性风险理论 | 第16-17页 |
2.4 住房抵押贷款利率风险理论 | 第17-19页 |
第3章 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配给现状 | 第19-26页 |
3.1 当前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存在的问题 | 第19-21页 |
3.2 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配给的主要表征 | 第21-23页 |
3.3 当前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配给的新变化 | 第23-26页 |
第4章 当前我国房贷出现信贷配给问题的成因 | 第26-35页 |
4.1 商业银行经营环境发生变化 | 第26-29页 |
4.1.1 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加速 | 第26-27页 |
4.1.2 资本充足率要求下银行需要调整业务结构 | 第27-28页 |
4.1.3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 | 第28-29页 |
4.2 住房抵押贷款业务与银行经营环境存在矛盾 | 第29-33页 |
4.2.1 按揭收益率过低 | 第29页 |
4.2.2 不良贷款上升 | 第29-31页 |
4.2.3 流动性风险恶化 | 第31-33页 |
4.2.4 抵押物风险加剧 | 第33页 |
4.3 信贷配给的相关理论的内在作用与影响 | 第33-35页 |
第5章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配给问题的影响 | 第35-40页 |
5.1 住房抵押贷款配给问题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 第35-37页 |
5.1.1 加剧我国中小房地产企业融资约束 | 第35-36页 |
5.1.2 加大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波动 | 第36-37页 |
5.2 住房抵押贷款配给问题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 第37-39页 |
5.2.1 降低货币政策有效性 | 第37-38页 |
5.2.2 弱化货币政策的传导效应 | 第38-39页 |
5.3 住房抵押贷款配给问题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39-40页 |
第6章 减轻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配给问题的政策建议 | 第40-50页 |
6.1 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 | 第40-45页 |
6.1.1 建立政策性住房银行 | 第40-42页 |
6.1.2 稳步推进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 第42-44页 |
6.1.3 完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保险制度 | 第44-45页 |
6.2 加强金融机构监管 | 第45-47页 |
6.2.1 完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法律体系 | 第45-46页 |
6.2.2 完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担保制度 | 第46-47页 |
6.2.3 完善信贷配给相关制度 | 第47页 |
6.3 扩大商业银行融资渠道 | 第47-48页 |
6.4 借鉴国外住房抵押贷款产品创新经验 | 第48-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后记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