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10-18页 |
1.1 国内外相关研究 | 第11-16页 |
1.1.1 国外森林经营方案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1.2 国内集体林森林经营方案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1.3 森林多功能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趋势 | 第16页 |
1.2.1 存在的问题 | 第16页 |
1.2.2 研究趋势 | 第16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6-18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6-18页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内容 | 第18-24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18-19页 |
2.1.1 地理位置 | 第18页 |
2.1.2 气候土壤 | 第18页 |
2.1.3 森林资源状况 | 第18-19页 |
2.2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2.3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2.4 资料收集与数据来源 | 第19-22页 |
2.5 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3 南方集体林区森林多功能经营状况评价研究 | 第24-32页 |
3.1 森林多功能需求分析 | 第24-25页 |
3.1.1 问卷的设计原则 | 第24页 |
3.1.2 问卷的设计内容 | 第24页 |
3.1.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24-25页 |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量化 | 第25-26页 |
3.2.1 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 第25页 |
3.2.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5页 |
3.2.3 评价指标量化处理 | 第25-26页 |
3.3 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26-28页 |
3.4 南方集体林区森林多功能经营状况评价 | 第28-29页 |
3.5 小结 | 第29-32页 |
4 南方集体林区森林经营方案变化情况及趋势分析 | 第32-40页 |
4.1 将乐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变化研究 | 第32-36页 |
4.1.1 经营方针 | 第33页 |
4.1.2 广度 | 第33-34页 |
4.1.3 深度 | 第34-36页 |
4.1.4 频度 | 第36页 |
4.2 南方集体林区森林经营方案发展趋势 | 第36-37页 |
4.2.1 经营方针 | 第36页 |
4.2.2 编案主体 | 第36页 |
4.2.3 广度 | 第36-37页 |
4.2.4 深度 | 第37页 |
4.2.5 频度 | 第37页 |
4.3 小结 | 第37-40页 |
5 南方集体林区参与式森林多功能经营方案编制主要技术 | 第40-48页 |
5.1 相关利益者分析 | 第40-41页 |
5.1.1 利益界定标准 | 第40页 |
5.1.2 相关利益者分类 | 第40-41页 |
5.2 编案流程设计 | 第41-42页 |
5.3 编案准备阶段 | 第42-43页 |
5.3.1 成立编案领导小组和编案小组 | 第42页 |
5.3.2 宣传、培训及准备工作 | 第42-43页 |
5.3.3 面向相关利益者的必要信息收集处理 | 第43页 |
5.4 编案阶段 | 第43-44页 |
5.4.1 参与式编案方式 | 第43页 |
5.4.2 森林多功能经营模式 | 第43-44页 |
5.5 编案后的监测评价阶段 | 第44-46页 |
5.5.1 参与式森林多功能综合监测指标体系 | 第44-46页 |
5.5.2 多样化的公告方式方法 | 第46页 |
5.6 小结 | 第46-48页 |
6 案例研究—将乐国有林场2016-2020年森林多功能经营技术体系 | 第48-56页 |
6.1 森林经营者为主、多方参与提出森林经营方针 | 第48页 |
6.2 森林多功能监测指标体系和参与式监测方法 | 第48-49页 |
6.3 森林多功能经营类型的组织 | 第49-51页 |
6.4 森林多功能经营技术措施 | 第51-55页 |
6.4.1 复合经营模式 | 第51-53页 |
6.4.2 马尾松中径材复合经营类型的主要经营技术措施 | 第53-54页 |
6.4.3 杉木大径材风景游憩经营类型的主要经营技术措施 | 第54-55页 |
6.5 小结 | 第55-56页 |
7 结论与讨论 | 第56-58页 |
7.1 结论 | 第56-57页 |
7.2 讨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个人简介 | 第62-64页 |
导师简介 | 第64-66页 |
获得成果目录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70页 |
附件问卷调查 | 第70-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