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斯和马克思关于人类解放思想的比较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4页 |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7-8页 |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8-12页 |
三、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 第12-14页 |
第一章 赫斯关于人类解放思想的理论渊源及内容 | 第14-25页 |
第一节 时代背景与思想渊源 | 第14-19页 |
一、历史背景及社会问题 | 第14-15页 |
二、受犹太血统和斯宾诺莎影响的伦理观 | 第15-17页 |
三、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运动 | 第17-18页 |
四、德、法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 | 第18-19页 |
第二节 赫斯的人类解放思想发展轨迹与内容 | 第19-25页 |
一、理论基础:人的本质的双重内涵 | 第19-20页 |
二、问题溯源:人的本质的异化 | 第20-22页 |
三、解放途径:行动的哲学及社会革命 | 第22-23页 |
四、解放目标:自由劳动下的共同体 | 第23-25页 |
第二章 马克思的人类解放思想发展逻辑及内容 | 第25-35页 |
第一节 人类解放思想的形成过程 | 第25-30页 |
一、对自我意识和精神自由的初探 | 第25-26页 |
二、从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的发展 | 第26-28页 |
三、政治经济学领域的转向 | 第28页 |
四、对人类解放的承担者的探索 | 第28-30页 |
第二节 人类解放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30-35页 |
一、现实的人的本质 | 第30-31页 |
二、人的本质的异化与复归 | 第31-32页 |
三、人类解放的前提:高水平的生产力 | 第32-33页 |
四、人类解放的方向:共产主义形态 | 第33-35页 |
第三章 赫斯和马克思的理论传承及分歧 | 第35-41页 |
第一节 赫斯对马克思的理论传承 | 第35-36页 |
一、赫斯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影响 | 第35页 |
二、赫斯对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理论的影响 | 第35-36页 |
第二节 赫斯和马克思关于人类解放思想的分歧与分析 | 第36-37页 |
第三节 对分歧的原因的可能性分析 | 第37-41页 |
一、两种不同的伦理观 | 第37-38页 |
二、两种不同的历史生成逻辑 | 第38-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