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临床医学论文--诊断学论文--实验室诊断论文--微生物学检验论文

飞行时间质谱检测致病菌毒素及荧光PCR对毒素基因的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1.1 常见致病菌及其毒力因子和危害第9-12页
        1.1.1 常见的致病菌及其毒力因子第9-10页
        1.1.2 常见致病菌的危害第10-12页
    1.2 目前的检测方法及缺陷第12-15页
        1.2.1 目前的主要检测方法第12-13页
        1.2.2 目前检测方法的缺陷第13-15页
第2章 四重实时荧光PCR方法的建立第15-33页
    2.1 引言第15页
    2.2 特异性引物及探针的筛选第15页
        2.2.1 仪器与材料第15页
    2.3 引物和探针的设计第15-16页
    2.4 细菌基因组的提取第16-17页
    2.5 四重实时荧光PCR方法的建立第17页
    2.6 结果与讨论第17-32页
        2.6.1 tdh特异性引物和探针的筛选第17-19页
        2.6.2 sea特异性引物和探针的筛选第19-21页
        2.6.3 cesA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的筛选第21-22页
        2.6.4 sta特异性引物的筛选第22-23页
        2.6.5 四重实时荧光PCR检测4种致病菌毒素基因第23-32页
    2.7 小结第32-33页
第3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和耐热直接溶血素的制备第33-41页
    3.1 引言第33页
    3.2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33-34页
        3.2.1 实验试剂和材料第33-34页
        3.2.2 仪器第34页
    3.3 实验第34-35页
        3.3.1 rSEA和rTDH亚基基因的重组质粒的转化、诱导表达及纯化第34-35页
        3.3.2 rSEA和rTDH亚基的标签切除及纯化第35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35-40页
        3.4.1 培养温度对rSEA和rTDH亚基表达效率的影响第35-36页
        3.4.2 培养时间对rSEA和rTDH亚基表达量的影响第36-37页
        3.4.3 rSEA和rTDH亚基的纯化第37-38页
        3.4.4 酶切温度对切除标签效率的影响第38-39页
        3.4.5 切除标签率达到 100%所需酶切时间第39-40页
    3.5 小结第40-41页
第4章 HPLC-ESI-TOF分析毒素第41-65页
    4.1 引言第41页
    4.2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41页
        4.2.1 试剂和材料第41页
        4.2.2 仪器第41页
    4.3 实验第41-42页
        4.3.1 HPLC-ESI-TOF分析TDH第41页
        4.3.2 HPLC-ESI-TOF分析SEA第41-42页
        4.3.3 HPLC-ESI-TOF分析cereulide第42页
        4.3.4 HPLC-ESI-TOF分析STa第42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42-64页
        4.4.1 流动相中甲酸的含量对毒素在质谱中响应的影响第42-50页
        4.4.2 洗脱溶剂中水相和有机相比例对毒素检测灵敏度的影响第50-58页
        4.4.3 毒素在质谱中的分子离子第58-64页
    4.5 小结第64-65页
结论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5-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与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分子特征和毒力比较
下一篇:PM2.5在心血管病患者上呼吸道中运动和沉积的数值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