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茯苓概述 | 第10-11页 |
1.1.1 茯苓的生物学特征 | 第10-11页 |
1.1.2 茯苓的应用价值 | 第11页 |
1.2 茯苓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生物信息学概述 | 第13-18页 |
1.3.1 Illumina基本流程与原理 | 第15-16页 |
1.3.2 数据应用及分析 | 第16页 |
1.3.3 分子标记研究及应用 | 第16-18页 |
1.4 QRT-PCR | 第18-19页 |
1.4.1 qRT-PCR原理 | 第18页 |
1.4.2 qRT-PCR定量 | 第18-19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19页 |
1.6 立题依据及意义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 第21-30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1-23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21页 |
2.1.2 酶与试剂 | 第21-22页 |
2.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22-23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3-30页 |
2.2.1 茯苓不同时期总RNA的提取及CDNA合成 | 第23-25页 |
2.2.2 cDNA文库构建 | 第25页 |
2.2.3 高通量测序 | 第25-26页 |
2.2.4 Unigene功能注释 | 第26-27页 |
2.2.5 Unigene表达丰度的计算 | 第27页 |
2.2.6 基因表达量验证 | 第27-30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第30-44页 |
3.1 茯苓不同时期总RNA的提取 | 第30页 |
3.2 转录组测序结果的产出,序列拼接和基因表达 | 第30-31页 |
3.3 基因功能注释 | 第31-38页 |
3.3.1 GO注释和分类 | 第32-33页 |
3.3.2 KOG功能注释和分类 | 第33-35页 |
3.3.3 KEGG代谢通路 | 第35页 |
3.3.4 DEG分析 | 第35-38页 |
3.4 基因表达量验证 | 第38-44页 |
3.4.1 QRT-PCR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 第38-40页 |
3.4.2 候选基因引物设计 | 第40-42页 |
3.4.3 内参筛选 | 第42-43页 |
3.4.4 qRT-PCR基因表达量验证 | 第43-44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4-47页 |
4.1 RNA提取方法的改进 | 第44页 |
4.2 茯苓菌核形成分析 | 第44-45页 |
4.3 茯苓菌核发育分析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附录 | 第59-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