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6-18页 |
1.2 主要工作与贡献 | 第18页 |
1.3 文章结构及安排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实现方案概述 | 第20-26页 |
2.1 系统设计目标 | 第20-21页 |
2.2 TD-LTE系统架构设计 | 第21-25页 |
2.2.1 LTE标准网络架构 | 第21-22页 |
2.2.2 最小原型系统分层设计 | 第22-23页 |
2.2.3 基于状态机的技术架构设计 | 第23-2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TD-LTE基站侧MAC层协议软件设计概述 | 第26-51页 |
3.1 功能需求与性能需求 | 第26-27页 |
3.1.1 功能需求 | 第26-27页 |
3.1.2 性能需求 | 第27页 |
3.2 信令交互分析 | 第27-28页 |
3.3 软件结构设计 | 第28-32页 |
3.3.1 模块划分 | 第28-29页 |
3.3.2 软件结构图 | 第29-30页 |
3.3.3 状态机设计 | 第30-32页 |
3.4 复用解复用模块 | 第32-35页 |
3.4.1 子模块划分 | 第32页 |
3.4.2 信道映射 | 第32-35页 |
3.4.3 数据包处理 | 第35页 |
3.5 调度模块 | 第35-45页 |
3.5.1 子模块划分 | 第35-36页 |
3.5.2 调度触发时序设计 | 第36-38页 |
3.5.3 下行调度 | 第38-40页 |
3.5.4 逻辑信道优先级调度 | 第40-41页 |
3.5.5 上行调度 | 第41-42页 |
3.5.6 资源调度的计算 | 第42-44页 |
3.5.7 调度信息的指示 | 第44-45页 |
3.6 随机接入控制模块 | 第45-47页 |
3.6.1 子模块划分 | 第45-46页 |
3.6.2 随机接入响应 | 第46页 |
3.6.3 竞争解决 | 第46-47页 |
3.7 用户管理模块 | 第47-50页 |
3.7.1 子模块划分 | 第47页 |
3.7.2 用户队列管理设计 | 第47-48页 |
3.7.3 RNTI的管理分析与设计 | 第48-49页 |
3.7.4 RNTI取值范围 | 第49-50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TD-LTE基站侧MAC层协议软件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51-77页 |
4.1 报文格式设计 | 第51-56页 |
4.1.1 数据MAC PDU | 第51-52页 |
4.1.2 随机接入响应MAC PDU | 第52-54页 |
4.1.3 MAC控制单元 | 第54-56页 |
4.2 接口设计 | 第56-64页 |
4.2.1 内部接口设计 | 第56-59页 |
4.2.1.1 关键变量设计 | 第56页 |
4.2.1.2 MAC事件 | 第56-57页 |
4.2.1.3 模块内接口数据结构 | 第57-59页 |
4.2.2 层间接口设计 | 第59-64页 |
4.2.2.1 RLC层与MAC层数据接口设计 | 第59-60页 |
4.2.2.2 PHY适配层和MAC层数据接口设计 | 第60-61页 |
4.2.2.3 IOCTL控制命令设计 | 第61页 |
4.2.2.4 RLC层与MAC层控制接口设计 | 第61-62页 |
4.2.2.5 PHY适配层与MAC层控制接口设计 | 第62-64页 |
4.3 各模块的流程实现 | 第64-76页 |
4.3.1 状态机核心流程实现 | 第64-65页 |
4.3.2 复用/解复用模块 | 第65-68页 |
4.3.2.1 复用模块实现流程 | 第65-66页 |
4.3.2.2 解复用模块实现流程 | 第66-68页 |
4.3.3 调度模块 | 第68-71页 |
4.3.3.1 逻辑信道优先级调度实现流程 | 第68-69页 |
4.3.3.2 上下行调度器实现流程 | 第69-71页 |
4.3.4 随机接入控制模块 | 第71-73页 |
4.3.4.1 竞争随机接入控制 | 第71-72页 |
4.3.4.2 非竞争随机接入控制 | 第72-73页 |
4.3.5 用户管理模块 | 第73-76页 |
4.3.5.1 RNTI在复用过程的管理 | 第73-75页 |
4.3.5.2 RNTI在解复用过程的管理 | 第75-7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五章 测试与结果分析 | 第77-86页 |
5.1 测试内容及方法概述 | 第77页 |
5.1.1 测试内容 | 第77页 |
5.1.2 测试方法 | 第77页 |
5.2 模块功能测试 | 第77-80页 |
5.2.1 测试平台 | 第77-78页 |
5.2.2 测试步骤 | 第78页 |
5.2.3 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78-80页 |
5.3 最小系统联合测试 | 第80-85页 |
5.3.1 测试环境设计与搭建 | 第80-82页 |
5.3.1.1 测试环境的设计 | 第80页 |
5.3.1.2 测试环境的搭建与配置 | 第80-82页 |
5.3.2 阶段性测试结果统计 | 第82-84页 |
5.3.3 测试结果分析 | 第84-8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86-88页 |
6.1 本文总结及主要贡献 | 第86页 |
6.2 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 第86-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1页 |
个人简历 | 第91-9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2-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