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1-33页 |
1.1 固体表面润湿性的理论基础及模型 | 第11-15页 |
1.1.1 光滑固体表面润湿理论 | 第12页 |
1.1.2 粗糙固体表面润湿理论 | 第12-15页 |
1.2 超疏水材料制备方法 | 第15-16页 |
1.3 功能性超疏水材料 | 第16-20页 |
1.3.1 透光性超疏水材料制备 | 第17-18页 |
1.3.2 导电性超疏水材料制备 | 第18-19页 |
1.3.3 自修复超疏水材料制备 | 第19页 |
1.3.4 响应性超疏水材料的制备 | 第19-20页 |
1.4 超疏水材料的应用 | 第20-25页 |
1.4.1 防腐蚀 | 第20-21页 |
1.4.2 防雾 | 第21-22页 |
1.4.3 减阻 | 第22页 |
1.4.4 收集水 | 第22-23页 |
1.4.5 自清洁 | 第23页 |
1.4.6 防结冰 | 第23-24页 |
1.4.7 油水分离 | 第24-25页 |
1.5 超疏水材料耐久性解决思想 | 第25-26页 |
1.6 选题思想 | 第26-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3页 |
2 耐久性超疏水SiO_2/聚氨酯薄膜的制备及耐久性能研究 | 第33-43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33-35页 |
2.1.1 试剂及仪器 | 第33-34页 |
2.1.2 超疏水SiO_2/聚氨酯薄膜的制备 | 第34页 |
2.1.3 表征手段 | 第34-35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35-39页 |
2.2.1 聚氨酯薄膜润湿性与DNS-2 添加量关系 | 第35页 |
2.2.2 超疏水聚氨酯薄膜润湿性 | 第35-36页 |
2.2.3 聚氨酯薄膜表面形貌及元素分析 | 第36-37页 |
2.2.4 聚氨酯薄膜红外谱图分析 | 第37页 |
2.2.5 耐腐蚀性 | 第37-38页 |
2.2.6 室外环境耐久性 | 第38-39页 |
2.2.7 不同基底适用性 | 第39页 |
2.3 小结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3 弹性超疏水SiO_2/聚氨酯泡沫的制备及耐久性能研究 | 第43-53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44-45页 |
3.1.1 试剂及仪器 | 第44页 |
3.1.2 弹性超疏水聚氨酯泡沫的制备 | 第44页 |
3.1.3 表征手段 | 第44-45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45-49页 |
3.2.1 润湿性与SiO_2添加量变化关系 | 第45页 |
3.2.2 超疏水聚氨酯表面润湿性 | 第45-46页 |
3.2.3 表面形貌与元素分析 | 第46-47页 |
3.2.4 机械耐久性 | 第47页 |
3.2.5 耐腐蚀性 | 第47-48页 |
3.2.6 油水分离性能 | 第48-49页 |
3.3 小结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4 弹性SiO_2/PDMS复合超疏水体相材料制备及耐久性能研究 | 第53-71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54-56页 |
4.1.1 试剂与仪器 | 第54-55页 |
4.1.2 制备步骤 | 第55-56页 |
4.1.3 表征手段 | 第56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56-67页 |
4.2.1 M-SiO_2形貌及润湿性 | 第56-57页 |
4.2.2 DNS-2 和M-SiO_2添加比例对复合材料润湿性的影响 | 第57页 |
4.2.3 表面形貌分析和润湿性 | 第57-59页 |
4.2.4 热重及XPS分析 | 第59页 |
4.2.5 自清洁效应 | 第59-60页 |
4.2.6 耐腐蚀性 | 第60-62页 |
4.2.7 超低温、高温耐久性 | 第62页 |
4.2.8 水流冲击耐久性 | 第62-63页 |
4.2.9 机械摩擦耐久性 | 第63-65页 |
4.2.10 拉伸和压缩性能分析 | 第65-66页 |
4.2.11 多基底适用性 | 第66-67页 |
4.3 小结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5 结论 | 第71-73页 |
硕士期间发表及完成论文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