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6-17页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综述 | 第18-23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21页 |
2.1.1 金融脱媒 | 第18页 |
2.1.2 金融中介 | 第18-19页 |
2.1.3 银行存贷款结构 | 第19-21页 |
2.2 相关理论综述 | 第21-23页 |
2.2.1 传统金融中介理论 | 第21页 |
2.2.2 新金融中介理论 | 第21-22页 |
2.2.3 金融中介功能观 | 第22-23页 |
3 金融脱媒在我国的发展及其影响 | 第23-34页 |
3.1 我国金融脱媒发展现状 | 第23-28页 |
3.1.1 金融脱媒的表现形式 | 第23-25页 |
3.1.2 金融脱媒的特征 | 第25-26页 |
3.1.3 金融脱媒的成因 | 第26-28页 |
3.2 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存贷款结构的影响 | 第28-34页 |
3.2.1 对存款结构的影响 | 第28-31页 |
3.2.2 对贷款结构的影响 | 第31-34页 |
4 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存贷款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4-40页 |
4.1 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存款结构的影响 | 第34-36页 |
4.1.1 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 第34页 |
4.1.2 模型构建 | 第34-36页 |
4.1.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36页 |
4.2 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贷款结构的影响 | 第36-40页 |
4.2.1 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 第36-37页 |
4.2.2 模型构建 | 第37-38页 |
4.2.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38-40页 |
5 金融脱媒趋势下我国商业银行对策 | 第40-45页 |
5.1 银行存款脱媒应对策略 | 第40-41页 |
5.1.1 创新理财产品 | 第40页 |
5.1.2 增加融资渠道 | 第40-41页 |
5.1.3 转变经营理念 | 第41页 |
5.2 银行贷款脱媒应对策略 | 第41-43页 |
5.2.1 调整业务结构 | 第41-42页 |
5.2.2 重视对中小企业的贷款 | 第42页 |
5.2.3 发展电子银行业务 | 第42-43页 |
5.3 其他应对金融脱媒的策略 | 第43-45页 |
5.3.1 发展投行业务 | 第43页 |
5.3.2 科学发展中间业务 | 第43-44页 |
5.3.3 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