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各种发电论文--太阳能发电论文

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的光伏发电系统MPPT算法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11-12页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2页
    1.2 光伏发电的前景及发展趋势第12-14页
        1.2.1 光伏电站应用与产业融合的趋势第13页
        1.2.2 能源互联及多能互补的微电网趋势第13页
        1.2.3 分布式能源趋势第13-14页
    1.3 MPPT控制技术研究现状第14-19页
        1.3.1 恒定电压法第14-15页
        1.3.2 扰动观察法第15-17页
        1.3.3 电导增量法第17-18页
        1.3.4 模糊控制法第18页
        1.3.5 神经网络控制法第18-19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9-21页
第二章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组成和原理第21-28页
    2.1 光伏发电伏系统的组成第21-22页
        2.1.1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第21-22页
        2.1.2 并网型光伏发电系统第22页
    2.2 光伏电池的特性第22-23页
        2.2.1 光伏电池的工作原理第22-23页
        2.2.2 光伏电池的分类第23页
    2.3 光伏电池的数学模型第23-25页
    2.4 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曲线第25-27页
    2.5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滑模变结构控制的MPPT算法第28-42页
    3.1 滑模变结构控制第28-33页
        3.1.1 滑模变结构控制简介第28-29页
        3.1.2 滑模变结构控制的基本原理第29-31页
        3.1.3 滑模变结构控制器设计第31页
        3.1.4 滑模控制的稳定性分析第31-33页
        3.1.5 滑模控制的优缺点第33页
    3.2 滑模控制应用于光伏发电MPPT第33-41页
        3.2.1 DC-DC变换器第33-34页
        3.2.2 BOOST变换器原理及建模第34-35页
        3.2.3 光伏发电MPPT滑模控制器设计第35-37页
        3.2.4 光伏发电MPPT滑模控制器设计可达性条件验证第37-39页
        3.2.5 双积分滑模控制器设计第39-41页
    3.3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光伏发电MPPT控制系统仿真分析第42-54页
    4.1 BOOST电路仿真模型的建立第42-47页
        4.1.1 Boost电路的阻抗变换第42-43页
        4.1.2 Boost电路参数设计第43-44页
        4.1.3 变换器阻抗匹配仿真分析第44-47页
    4.2 光伏发电系统MPPT算法仿真第47-53页
        4.2.1 扰动观察法仿真结果第48-49页
        4.2.2 电导增量法仿真结果第49页
        4.2.3 滑模控制算法仿真结果第49-51页
        4.2.4 系统在恶劣环境下采用不同算法的仿真结果第51-53页
    4.3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五章 光伏发电控制器系统设计与实验第54-69页
    5.1 独立光发电伏系统控制器硬件电路设计第54-62页
        5.1.1 控制器主电路设计第55-57页
        5.1.2 主控芯片介绍第57-58页
        5.1.3 驱动电路设计第58页
        5.1.4 采样电路设计第58-59页
        5.1.5 信号处理电路设计第59-60页
        5.1.6 接口和通信部分设计第60-61页
        5.1.7 OLED显示部分设计第61页
        5.1.8 辅助电源设计第61-62页
    5.2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第62-63页
    5.3 光伏发电系统MPPT控制实验第63-68页
        5.3.1 光伏电池的实际输出特性测量第64-66页
        5.3.2 基于滑模算法的MPPT实验及结果分析第66-68页
    5.4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结论与展望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6页
附录第76-7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8-79页
致谢第79-80页
附件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硫铁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下一篇:基于用户侧负荷优化的有源配电网可靠性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