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灾害地质学论文

湖南保靖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危险性区划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绪论第8-12页
    1.1 选题背景第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9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9页
    1.4 技术路线第9-12页
2.研究区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第12-26页
    2.1 自然地理第12-13页
        2.1.1 地理位置第12-13页
        2.1.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第13页
    2.2 气象、水文及植被第13-15页
        2.2.1 气象第13页
        2.2.2 地表水第13-14页
        2.2.3 植被第14-15页
    2.3 地形地貌第15-16页
    2.4 地层和岩浆岩第16-18页
    2.5 地质构造第18-19页
    2.6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第19页
    2.7 岩土体工程地质基本特征第19-22页
    2.8 地下水类型与补、径、排特征第22-25页
        2.8.1 地下水类型与特征第22-23页
        2.8.2 地下水补、径、排条件与动态特征第23-25页
    2.9 人类工程活动第25-26页
3.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形成条件分析第26-49页
    3.1 地质灾害类型第26页
    3.2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第26-38页
        3.2.1 地质灾害分布特点第26-30页
        3.2.2 地质灾害特征规律第30-38页
    3.3 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分析第38-49页
        3.3.1 地形地貌第38-42页
        3.3.2 岩土体类型第42-46页
        3.3.3 地质构造第46页
        3.3.4 水的作用第46-47页
        3.3.5 人类活动影响第47-49页
4.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与分区评价第49-72页
    4.1 地质灾害易发性区划第49-60页
        4.1.1 评价原则第49页
        4.1.2 评价流程第49-58页
        4.1.3 评价结果及分区评述第58-60页
    4.2 地质灾害危险程度区划第60-64页
        4.2.1 评价原则第60页
        4.2.2 评价方法第60-63页
        4.2.3 地质灾害危险程度评价第63-64页
    4.3 地质灾害防治对策第64-72页
        4.3.1 地质灾害防治区划第64-67页
        4.3.2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第67-72页
5.结论与展望第72-74页
    5.1 结论第72-73页
    5.2 展望第73-74页
致谢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云南因民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研究
下一篇:宝鸡中岩山滑坡成因及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