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2页 |
1.1 TPO阻燃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1.1.1 含卤阻燃体系 | 第11-12页 |
1.1.1.1 含氯阻燃剂 | 第11页 |
1.1.1.2 含溴阻燃剂 | 第11-12页 |
1.1.2 无卤阻燃体系 | 第12-15页 |
1.1.2.1 有机阻燃体系 | 第12-14页 |
1.1.2.2 无机阻燃体系 | 第14-15页 |
1.1.3 发展趋势 | 第15页 |
1.2 阻燃剂表面处理 | 第15-21页 |
1.2.1 钛酸酯类偶联剂 | 第16-18页 |
1.2.1.1 作用机理 | 第16-17页 |
1.2.1.2 使用方法 | 第17页 |
1.2.1.3 用量的确定 | 第17-18页 |
1.2.2 硅烷类偶联剂 | 第18-20页 |
1.2.2.1 作用机理 | 第18-19页 |
1.2.2.2 使用方法 | 第19页 |
1.2.2.3 用量确定 | 第19-20页 |
1.2.3 其它类偶联剂 | 第20-21页 |
1.2.3.1 铬类偶联剂 | 第20页 |
1.2.3.2 锆类偶联剂 | 第20页 |
1.2.3.3 铝酸酯类偶联剂 | 第20-21页 |
1.3 离聚物的研究进展 | 第21-27页 |
1.3.1 离聚物物的定义 | 第21页 |
1.3.2 离聚物的分类 | 第21-22页 |
1.3.3 离聚物的合成与制备 | 第22-23页 |
1.3.4 离聚物的结构与性质 | 第23页 |
1.3.5 离聚物的作用机理 | 第23-24页 |
1.3.6 离聚物的应用 | 第24-27页 |
1.3.6.1 离聚物作为相容剂的应用研究 | 第25-26页 |
1.3.6.2 离聚物在导电材料中的应用 | 第26页 |
1.3.6.3 离聚物在涂料中的应用 | 第26页 |
1.3.6.4 离聚物在包装材料中的应用 | 第26-27页 |
1.3.6.5 离聚物在皮革助剂中的应用 | 第27页 |
1.3.6.6 离聚物在环保材料中的应用 | 第27页 |
1.4 EPDM接枝共聚物的合成方法 | 第27-30页 |
1.4.1 溶液接枝法 | 第27-28页 |
1.4.2 熔融接枝法 | 第28-30页 |
1.4.2.1 自由基引发熔融接枝法 | 第28-29页 |
1.4.2.2 超声波引发接枝法 | 第29-30页 |
1.4.2.3 电子束辐射接枝法 | 第30页 |
1.4.3 直接溶胀接枝法 | 第30页 |
1.4.4 熔融法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因素 | 第30页 |
1.5 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和创新之处 | 第30-32页 |
1.5.1 研究目的 | 第30-31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31页 |
1.5.3 研究创新 | 第31-32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32-38页 |
2.1 实验原料和试剂 | 第32-33页 |
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第33页 |
2.3 EPDM-g-MAZn离聚物的制备与表征 | 第33-34页 |
2.3.1 MAZn的制备 | 第33-34页 |
2.3.2 EPDM-g-MAZn离聚物的制备及纯化 | 第34页 |
2.3.3 EPDM-g-MAZn接枝率的测定 | 第34页 |
2.3.4 EPDM-g-MAZn离聚物的表征 | 第34页 |
2.3.4.1 FTIR分析 | 第34页 |
2.3.4.2 扭矩-时间分析 | 第34页 |
2.4 TPO/Mg(OH)_2复合体系的制备 | 第34-35页 |
2.4.1 直接法制备工艺 | 第34-35页 |
2.4.2 母料法制备工艺 | 第35页 |
2.4.3 制备复合体系的工艺路线图 | 第35页 |
2.5 性能测试 | 第35-37页 |
2.5.1 燃烧性能测试 | 第35-36页 |
2.5.2 力学性能测试 | 第36-37页 |
2.5.3 流变性能测试 | 第37页 |
2.6 结构表征和分析 | 第37-38页 |
2.6.1 形貌分析 | 第37页 |
2.6.2 热失重分析 | 第37-38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8-74页 |
3.1 EPDM-g-MAZn离聚物的制备与表征 | 第38-43页 |
3.1.1 正交设计与条件优化 | 第39页 |
3.1.2 影响EPDM-g-MAZn离聚物接枝率因素分析 | 第39-41页 |
3.1.2.1 单体浓度对EPDM-g-MAZn离聚物接枝率的影响 | 第40页 |
3.1.2.2 引发剂浓度对EPDM-g-MAZn离聚物接枝率的影响 | 第40页 |
3.1.2.3 反应时间对EPDM-g-MAZn离聚物接枝率的影响 | 第40页 |
3.1.2.4 反应温度对EPDM-g-MAZn离聚物接枝率的影响 | 第40-41页 |
3.1.3 FTIR分析 | 第41-42页 |
3.1.4 EPDM-g-MAZn的扭矩-时间曲线关系分析 | 第42-43页 |
3.2 TPO/Mg (OH)_2/EPDM-g-MAZn复合体系力学性能研究 | 第43-50页 |
3.2.1 SEM分析 | 第43-44页 |
3.2.2 Mg(OH)_2粒径和用量对TPO/Mg(OH)_2复合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4-48页 |
3.2.2.1 Mg(OH)_2粒径对TPO/Mg(OH)_2复合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4-46页 |
3.2.2.2 载体种类对TPO/Mg(OH)_2复合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6-47页 |
3.2.2.3 Mg(OH)_2用量对TPO/Mg(OH)_2复合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7-48页 |
3.2.3 EPDM-g-MAZn对TPO/Mg(OH)_2复合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8-50页 |
3.2.3.1 EPDM-g-MAZn的接枝率对TPO/Mg(OH)_2复合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8-49页 |
3.2.3.2 EPDM-g-MAZn用量对TPO/Mg(OH)_2复合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9-50页 |
3.2.4 不同的加工方法制备的TPO/Mg(OH)_2复合体系的力学性能对比 | 第50页 |
3.3 TPO/Mg(OH)_2/EPDM-g-MAZn复合体系阻燃性能研究 | 第50-62页 |
3.3.1 Mg(OH)_2粒径和用量对TPO/Mg(OH)_2复合体系阻燃性能的影响 | 第51-58页 |
3.3.1.1 Mg(OH)_2粒径对TPO/Mg(OH)_2复合体系阻燃性能的影响 | 第51-52页 |
3.3.1.2 载体种类对TPO/Mg(OH)_2(100/100)复合体系阻燃性能的影响 | 第52-54页 |
3.3.1.3 Mg(OH)_2用量对TPO/Mg(OH)_2复合体系阻燃性能的影响 | 第54-58页 |
3.3.2 EPDM-g-MAZn对TPO/Mg(OH)_2复合体系阻燃性能的影响 | 第58-62页 |
3.3.2.1 EPDM-g-MAZn的接枝率对TPO/Mg(OH)_2复合体系阻燃性能的影响 | 第58-59页 |
3.3.2.2 EPDM-g-MAZn用量对TPO/Mg(OH)_2复合体系阻燃性能的影响 | 第59-62页 |
3.4 TPO/Mg (OH)_2/EPDM-g-MAZn复合体系热稳定性的研究 | 第62-65页 |
3.4.1 Mg(OH)_2用量对TPO/Mg(OH)_2复合体系热稳定性的影响 | 第62-64页 |
3.4.2 EPDM-g-MAZn对TPO/Mg(OH)_2复合体系热稳定性的影响 | 第64-65页 |
3.5 TPO/Mg(OH)_2/EPDM-g-MAZn复合体系流变性能的研究 | 第65-74页 |
3.5.1 Mg(OH)_2对TPO/Mg(OH)_2复合体系流变性能的影响 | 第66-67页 |
3.5.2 Mg(OH)_2用量对TPO/Mg(OH)_2复合体系挤出胀大效应的影响 | 第67-69页 |
3.5.3 EPDM-g-MAZn对TPO/Mg(OH)_2复合体系流变性能的影响 | 第69-72页 |
3.5.4 EPDM-g-MAZn对TPO/Mg(OH)_2复合体系挤出胀大效用的影响 | 第72-74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附录 读硕期间发表文章 | 第80页 |